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强县域 促提升】徽县:养猪百万头 剑指十亿级
2025-04-01 09:44:34 来源:甘肃农民网-《甘肃农民报》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杨万明

“建成万头(只)以上标准化养殖场28个、示范养殖基地15个,力争全县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比例达到80%,畜牧业产值突破12亿元……”2025年的徽县政府工作报告这样描绘了徽县生猪产业蓝图。

大力发展生猪产业,是徽县锚定建设全省畜牧养殖大县目标定位作出的战略决策。近年来,徽县以“六场联动”为骨架,通过科技创新、政策赋能与产业协同,全力构建现代生猪全产业链体系。截至目前,“百万头十亿级”的生猪产业大县已扬帆起航,展示巨大的发展潜力。

科技创新 驱动良种繁育

徽县坚持“保护为主 短引长育”原则,建立国家级种猪核心育种场与25个人工授配点构成的良种繁育体系。在种猪培育方面,徽县充分发挥国家级生猪产业顾问组、陇南市畜牧养殖专家工作站作用,形成从良种公猪培育、采精、配送、授配、技术培训一体的良种生猪繁育体系。

在做大做强八眉猪、青泥黑猪等地方猪种繁育发展的同时,徽县计划从法国引进曾祖代法系种猪1200头,通过代养、寄养等方式,辐射带动全县4个生猪产能调控基地开展法系良种猪繁育,持续夯实生猪繁育基础。

截至目前,全县人工授精母猪受胎率提升至98%以上,产仔数提高到10头以上;建成生猪人工授配点25个,每年向社会提供猪精液12万余份。

政策赋能 构建产业集群

依托“甘味”特色产业集群项目,创新“先建后奖”“以销定补”等激励机制,2024年投入1245万元财政资金扶持产业发展。培育1341户经营主体形成梯队发展,其中国家和省级示范社12家、万头以上龙头养殖企业4家、产值亿元以上企业2家。随着中康利饲料厂30万吨生产线建成和中康利佳鲜肉业有限公司50万头屠宰场的建设,标志着徽县“饲料-养殖-加工”全链条基本贯通。徽县迈向百万头生猪强县的发展目标更为稳健。

产业协同 提升质效水平

在生猪产业阔步迈进的同时,徽县紧盯有机循环做文章,通过绿色低碳发展,使生猪产业链健康稳步发展。数据显示:全县每年粪污综合利用58.23吨,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1.44%。以金牛公司有机肥生产加工厂为例,该厂年利用畜禽粪便、废弃秸秆等生产生物有机肥10万吨,有效促进了粪污资源合理利用和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产业集群发展的同时,徽县积极实施“品牌强牧”战略。截至目前,“青泥黑猪”“徽县生猪”等一批特色农业品牌,已获得多项“三品一标”畜产品认证和“甘味”品牌,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如今,以“六场”(育种场、饲料厂、养殖场、屠宰场、交易市场、肥料厂)为主的生猪产业发展模式实现了从“小、散、弱”的传统养殖方式向“高、精、强”的现代化养殖模式的根本性转变,全县已形成集良种繁育、智慧养殖、精深加工、冷链物流、有机循环于一体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如火如荼的生猪全产业链建设,不仅成为当地群众增收的新途径,更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

责任编辑:王丽丽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