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华亭:握住金“药”匙 “链”出好“钱”途
2025-03-31 12:23:39 来源:甘肃农民网

时下,华亭市马峡镇的青松中药饮片有限公司车间内,切片机器轰鸣作响,工人们熟练地将精选的党参、黄芪送入切片机器中,随着机器的快速运转,均匀的党参、黄芪切片从出料口缓缓而出,散发着淡淡的药香。

工人们封装药材.jpg

车间内工人正在封装药材。

“经过初加工,能够剔除中间的杂物和药材的劣质部分,这样就能保证药材质量。我们公司目前还开发生产代饮茶、阿胶糕、五宝茶等药食同源系列产品6种,年生产中药饮片325种,产品销往安徽、河北、陕西等省及省内各市州。”青松公司加工车间负责人介绍。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马峡镇立足资源禀赋,抢抓政策机遇,按照平凉市中医产业全链条发展部署要求,坚定不移强龙头、补链条、建基地、作示范、创机制、联农户,将中药材产业作为富民强镇的主导产业,围绕“扩量、提质、创牌、增效”的发展思路,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走出了一条中药材产业全链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

扩规模,夯实产业基础。马峡镇地处关山林缘区,气候温润,土壤肥沃,是中药材生长的天然沃土。近年来,通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引导群众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先后培育了青松和新康龙头企业2家,打造了双车路千亩(GAP)种植示范基地和良种繁育、品种推广等百亩示范点6个,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49个,建成标准化药材晾晒棚7座9800平方米,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1.5万亩。同时,积极推广“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鼓励龙头企业、合作社与农户建立紧密的联结机制,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提质量,打造道地品牌。华亭市马峡镇素有“千年药乡”“陇东药库”之称,境内有野生中药材263种,家种药材以大黄、独活、川芎、黄芪、党参、板蓝根等53个品种为主,其中独活产量占全国一半以上,“华亭大黄”被列入全国道地药材名录。今年以来,马峡镇始终坚持“质量兴药”战略,计划在赵庄村、寺沟村建设“华亭独活”标准化原料基地一处,制定完善中药材种植技术规程,新建中药材数字化决策展示平台一处,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加强质量安全监管,确保中药材道地品质。

药材晾晒区.jpg

马峡镇中医药产业园药材晾晒区域。

延链条,提升产业效益。近年来,在开发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中药保健品等系列产品基础上,马峡镇实施了中医药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一步推动中药材育苗、种植、晾晒、加工、销售、研学一体化发展,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发展药食同源、中药制剂、保健品等下游产品,推动全镇中药材产业全链条有序发展。

促融合,共享发展成果。马峡镇积极探索“中药材+”发展模式,依托丰富的药材资源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大力发展以中医药文化为主题的乡村旅游,打造集观光、休闲、体验、康养于一体的中医药健康旅游目的地,推动中药材产业与乡村振兴、文化旅游、生态建设等深度融合,让群众共享产业发展成果,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药材种植照片.jpg

马峡镇中药基地药田一览(资料图)。

握住金“药”匙,走出发展路。如今,漫步在马峡镇,处处可见药田叠翠,药香浸润田野。中药材产业已成为马峡镇乡村振兴的“金字招牌”,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责任编辑:孙振杰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