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牛德洁 马莹莹 文/图
文明实践涵养文明新风。近年来,华亭市东华镇积极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新路径,以“约、会、榜、分”为抓手,精心铺就了一条乡风民风向善向好、乡村治理有序有效、乡村振兴稳步推进的乡村发展之路,文明新风蔚然成风。
“一个约定”凝聚人心。文明如水,润物无声。东华镇秉持“党委主导、村级主办、群众主体”的原则,深入调研、精准施策,充分倾听群众的声音,对全镇12个村(社区)的村规民约进行了全面修订完善,将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以及反映强烈的意见巧妙融入其中,成功打造出“一村一公约”的特色模式。
“以前村里有些事大家各有各的看法,现在有了新的村规民约,啥该做、啥不该做,都写得明明白白,大家心里有了底,矛盾也少了。”前岭社区居民白丽感慨地说。
同时,坚持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积极开展“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活动,有效推动群众转变思想观念,用身边人、身边事作为生动教材,引导村民自觉践行村规民约,使文明乡风真正入脑入心。
“一场会议”解疑释惑。有事好商量。东华镇不断完善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和道德评议会运行机制,彻底打破“有事没事会议室”的传统模式,在屋舍院落、田间地头、文化广场、文明实践站等群众日常的“聚集地”“唠嗑点”“歇凉处”,精心构筑起48个贴近群众、多元化、全覆盖的商事议事宣传阵地。
村民议事会现场。
“以前村里开会,大家觉得离自己远,参与度不高。现在可好,就在家门口议事,咱也能畅所欲言,真正成了村里的主人,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起来了。”王峡口村村民范勤杰兴奋地分享。
从“旁观者”到“参与者”的转变,充分调动起了广大村民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进一步提升了村民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个榜单”彰显文明。定规矩、立良俗、晒先进、扶正气。东华镇积极推行“乡风文明榜”机制,各村(社区)每季度精心评选孝义善举、移风易俗、环境卫生、和睦邻里和诚信守法5个方面的先进典型,并进行上榜公示。全镇每年年底从众多先进典型中评选“乡风文明践行达人”,并进行集中表彰,在全镇范围内广泛展播其先进事迹。
“看到身边的人上了榜,心里特别佩服,也想着自己要努力,争取下次也能上榜,给大家做个榜样。”裕光村村民张志明激动地说。
东华镇裕光村一角。
强化正向激励,人人学习榜样。这几年,东华镇到处都是学习先进、争做先进的良好氛围,有效地推动了群众践行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的新风尚。
“一次兑换”引领风尚。积分超市点燃村民热情。东华镇将“文明实践积分超市”作为提升群众精神风貌的重要载体,深入开展民意调研,充分征求群众意见,指导各村(社区)修订完善积分制考核细则。围绕孝老爱亲、移风易俗、遵纪守法、志愿服务等8个方面,把村民的文明行为量化为具体分数,每月开展积分考评,按照分值发放积分卡,实现“一月一评、一户一档”。
“现在咱做了好事能积分,还能去超市换东西,大家都更愿意参与村里的文明活动了,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风气也越来越正。”庞磨村村民毕玲开心地说。
从“袖手看”到“动手干”,将“村里事”变成“家家事”,东华镇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文明蔚然成风。
东华镇裕光村文化墙一角。
如今的东华镇,文明新风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每一位村民的心田;如今的华亭市,文明实践之花处处绽放,乡村振兴大步迈进,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幸福画卷正在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