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我与《甘肃农民报》】甘农报 为农民群众鼓与呼
2021-09-28 15:36:03 来源:新甘肃·甘肃农民报 编辑:王丽丽

文/靳沛林

2002年,我一纸自荐信将自己交给了甘肃农民报。迄今20年间,15年在甘农报,2016年经组织安排到其他单位任职。

在甘农报的15年间,有那么一些事永远印在我心里,值得记忆和自豪,那就是始终不渝替农民说话,做农民群众的贴心人,为农民群众鼓与呼。

甘农报二版有个“读者来信”的版块,经常刊登一些读者的来信。家长里短,茶米油盐,喜怒哀乐,有时也诉说一些难肠事、不平事,反映各种各样的问题。编辑记者们要么和相关部门电话沟通解决,要么通过“点将台”指名道姓交由相关部门处理,要么给农民朋友讲讲政策支支招,提供一些解决困难和问题的办法。实在解决不了了,也会派记者调查,发篇稿子“舆论监督”。总之,问题是一定要解决了的。我初到甘农报时,经常组织采写一些这方面的稿件,后来成了这个版块的“操刀手”。为此,还专门写了一句话——“聚焦农村热点难点,反映农民苦辣酸甜”,权当是座右铭。15年间,在历任报社领导的支持下,我和伙伴们围绕这个一起做了很多事,但印象最为深刻的莫过于以下几件:

深入基层调查了解群众所需所盼

一是2003年中央一号文件关注“三农”问题的第一年。天水市秦州区牡丹镇俩农民姐弟进城摆摊卖“面鱼”遭遇城管暴力执法,“面鱼”被泼洒,姐弟俩讨公道被打,社会影响较坏。我们接到投诉后第一时间派出记者调查,刊发了《农民进城摆摊咋就这么难?》的文章,报社还配发了题为《善待农民》的评论员文章。文章见报后,引起较大社会反响,省上领导作出批示,要求妥善处理并建立长效机制解决农民进城摆摊设点增收致富的问题。此事得到天水市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不仅相关事件得到圆满解决,而且还专门围绕农民进城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农民进城摆摊不再一刀切,农民进城摆摊的地点和时段得以规范,从制度层面保障了进城农民的利益,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接待群众来信来访

二是2012年调查报道的山东时风集团一型号玉米收割机致伤致残我省金塔、高台等地13名农民事件,我们先后刊发了《问题“时风”坑苦农民》《依法解决是必由之路》两篇文章。通过采访职能部门、相关专家学者、省内外律师,从专业的角度指出问题农机的缺陷,以及问题农机与致伤致残农民之间的必然联系,以铁的事实坚定维护了伤残农民的合法权益。文章也被内蒙古、新疆等地因同样原因受伤致残农民引用,成了依法维权的有力证据,时风集团相关机型收割机被农业部取消了补贴资格。文章见报后,时风集团专门派出领导到报社,诚恳接受我们的监督,并承诺主动联系伤残农民依法进行赔偿,彻底解决这一事件。

三是2015年曝光的静宁县一外省假化肥致使当地大面积果树枯死案。这是个比较敏感的事件,由于涉案造假人远在省外,当地执法部门鞭长莫及,致使案件关键人物长期逍遥法外。我们派出记者实地调查后,刊发了《谁伤了果农的“命根子”?——对静宁县一起伪劣化肥损伤果树事件的调查》一文,就事件的来龙去脉作了全面披露。并通过采访权威部门专家,给出了涉案化肥就是假化肥的权威结论,为案件处理提供了依据。文章见报后,引起省公安厅、省农牧厅的高度重视,列为2015年督办案件进行查处。当年,这一案件就得到彻底解决,涉案人员全部被依法追究刑责,受损农户依法讨回了公道,挽回了损失。

现如今,年轻的同行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衷心希望他们和广大农民朋友交心、交友,帮助农民朋友们解决发展中的困惑,也衷心祝愿《甘肃农民报》生日快乐,越办越好!

(作者系甘肃报业水资源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