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王富强 文/图
时下,走进灵台县邵寨镇干槐树村,映入眼帘的是宽阔整洁的村道,以及新建的槐园食府、茶楼广场、游乐场等完善的旅游设施,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活动选择,让人流连忘返。
这一翻天覆地的变化,离不开村里领头人仇成臣四年的辛勤付出与努力。
原是邵寨镇业务干部的仇成臣,四年前通过全省专职化村党组织书记考试,肩负起干槐树村党支部书记的重任,成为村里的当家人。
槐树村。
刚上任时,村里槐苑景区正处于热火朝天的建设阶段,征地拆迁、老庄基复垦、危旧房拆除等一系列棘手工作接踵而至。仇成臣不惧困难,跟着老干部一次次上门做群众思想动员工作,即使遭遇闭门羹也不放弃,学着从动员群众家里其他成员和亲戚朋友入手,直至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当年,依托水保项目,村里建起了具有陇东特色的地坑窑洞、笼式足球场,并对景区实施了绿化亮化工程,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干槐树村历史悠久,可追溯至秦代,曾是古鹑觚县的遗址。这里不仅有保存完好的千年古槐树,还是灵台手工面的发源地,距离福银高速仅21公里,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使发展乡村旅游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
新建的窑洞农家乐。
为了充分挖掘隐藏在深闺中的文化资源和饮食文化,干槐树村建起了反映鹑觚文化和村庄变迁的村史馆和农耕文化馆,让游客在游玩中领略独特的文化魅力。围绕邵寨手工面,在景区建成了两处农家乐,以美食吸引游客,年接待食客五六万人,实现收入110多万元,解决村民就近就便务工20多人,有效带动了村民增收。
在景区基础设施完善方面,仇成臣积极争取天津帮扶资金,对景区主干道进行扩宽铺油和绿化亮化提升,修建了停车场,建成了梦幻长廊、宠物园、游乐场、茶社、篮球场、露营基地等一系列设施。在村域基础设施和环境整治方面,硬化社道300米、砂化社道200米,铺设了村主干道,动员在外创业成功人士捐赠路灯68盏,安装村道围栏3公里,拆除危旧房屋100多处,新修小型污水处理站1处。前年,该村凭借优异表现被评为首届全省“和美乡村”。
看着村域环境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干槐树村村民王崇吉感慨万千:“原来环境脏乱差,群众走的是砂化路,出门条件特别不舒心。仇支书任职期间,把路面硬化了,后来又铺上了柏油,环境整治也抓得经常,群众房前屋后整洁了,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我们心情一下子都变得舒畅了许多。”
仇成臣慰问老党员。
除了自然美景,干槐树村还常常举行各种文化活动,如篝火晚会、村超、欢乐跑、青年联谊会、秦腔汇演等活动50多场次,打响了景区的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先后被评为最美平凉旅游乡村、全省乡村旅游示范村,并成功创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去年6月份,中央电视台还在景区拍摄了皮影戏展演,进一步提升了村庄的知名度。
在乡村旅游产业培育方面,干槐树村建成了100亩樱桃、黄桃、葡萄采摘体验园,并流转土地280亩种植手工面优质冬小麦,通过“村集体+企业+农户”的模式运营,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还为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土地流转、务工和分红收入,让村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
群众收入得到提高后,仇成臣又将目光转向了乡风文明的提升。在环境卫生整治中,该村每月开展1次环境卫生评比,对卫生搞得好的农户,以积分兑换生活必需品;同时,把12名公益岗位人员纳入到环境卫生整治中来,分路段实行片区包抓;常态化开展“三评三树”活动,涌现出了一批好媳妇、好婆婆、最美村民和最美庭院获得者。干槐树村劲吹乡风文明之风,先后被评为市级文明村、最美庭院示范村和县级文明村。
谈及今年村里的工作计划,仇成臣心中早有打算。他介绍,在产业培育方面,计划招引经营主体从事林下养殖,实施黄桃园改造提升;在人居环境片带整治方面,将实施北湾社到麻地湾社的人居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在乡村旅游方面,动员农户积极改造闲置农房,实现民宿零突破,持续推动干槐树村的乡村振兴之路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