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李聪 文/图
“邻里要和睦,互助情谊浓,言行有礼貌,相处乐融融……”在泾川县飞云镇坡头村举办的“倡文明·树新风·扬美德”主题实践活动中,村委会主任杨小红宣读的村规民约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引得在场群众纷纷颔首赞同。
在玉都镇,乡风文明积分超市充分发挥正向激励作用,鼓励群众通过参加义务劳动、遵守村规民约等途径赚取“积分”,进而兑换洗衣液、晾衣架、一次性纸杯等生活用品,这一举措得到群众的广泛好评,有效激发了群众参与文明实践的积极性。
……
1月10日,泾川县2025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暨“迎新年·贺新春”移风易俗宣传月集中示范活动在城关镇凤凰村举行,义诊、送春联、文化演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了周边众多群众参与。
送春联现场。
“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这种福利,真的很方便也很暖心。”今年67岁的脱秀琴竖起了大拇指,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为了真正让文明实践融入群众生活、走进群众心坎,泾川县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的重要作用,精心孵化打造了“爱心洗衣房”“乡风文明积分超市”“阳光书吧”等25个有特色、有亮点的志愿服务品牌;同时,常态化组织开展理论宣传、帮扶关爱、健康义诊、移风易俗宣传、惠民文化演出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1600余场(次),依托多样化、分众化、常态化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推动文明实践更有温度、更聚人气、更接地气,让文明之花在泾川大地处处绽放。
在荔堡镇庙李村,村委会副主任、红白理事会会长李智红在党员冬训宣讲会上为党员群众宣讲移风易俗新政策时说道:“我们倡导‘一碗泡馍’办丧事,就是要坚决抵制厚葬薄养、大操大办、跟风攀比、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切实减轻群众的精神和经济负担。”这一倡议得到了广大村民的积极响应和支持,成为推动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
义诊活动。
泾川县始终坚持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就送到哪里,通过开展“理论快递送下乡”“理论快递进社区”活动,充分发挥乡贤、群众党员、致富典型、道德模范等“理论快递员”威望高、影响大、接地气的优势,常态化深入小区楼院、田间地头、集贸市场、便民服务网点等亲民化的宣讲地点,采取快板、小品、三句半、春官词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零距离、面对面宣传普及“除陋习、讲文明”的具体行为和实际举措650余场(次),宣传群众最想听的内容,提供群众最需要的服务,解决群众最闹心的难题,真正将文明实践工作做到了群众的心坎上。
乡村要振兴,乡风需文明。泾川县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工作为抓手,运用多种载体和形式,创新“一张照片送温暖、一碗泡馍办丧事、一份礼品做宣传、一次兑换引风尚、一场宣讲聚合力”“五个一”工作模式,着力破解“做什么、怎样做”的问题,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