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文县: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奏响文明强音
2025-01-16 16:20:29 来源:甘肃农民网

甘肃农民网讯(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刘玉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犹如阵阵清风,吹拂着文县的每一个角落,温暖着人心,传播着文明,浸润着百姓生活。2024年以来,文县在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上持续发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压实工作责任,推进文明实践。该县县委常委会研究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压实县、乡、村三级主体责任,健全“县级统筹、部门联动、乡镇落实、村社参与”工作体系,加强对文明实践工作的统筹规划、协调指导和督促检查。同时,多方筹措资金,落实新时代文明实践乡村示范村建设项目资金,提升文明实践示范点建设。通过落实联席会议制度、健全完善月度统计评价促进机制和结对共建机制等,有力有序推进各项工作。

坚持点面结合,用活实践阵地。按照“六有”标准,整合县图书馆、民俗文化数字演示厅等资源,在文广大厦高标准打造了文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并整合各乡镇、村(社区)文化站等成立了所站。目前,全县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20个所、312个站,构建了中心—所—站三级阵地体系,实现了县、乡、村三级全覆盖。此外,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向文明单位、文明校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共文化设施延伸拓展,搭建了理论宣讲、政策法律等“六大基地”,建成了51个实践所(站、基地)示范点及司机之家、劳动者驿站、青年之家、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互助幸福院、乡镇社工站、非遗文化驿站等多个服务场所,15分钟服务圈不断完善。扎实推广“积分超市”,开展积分评定兑换活动4780多场次,参与群众6.8万人次,极大地激励了群众主动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不断夯实基础,建强实践队伍。各志愿服务队伍发挥所长,构建起志愿服务工作体系。统筹推进“两个中心”融合发展,在印象文县APP客户端搭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推进志愿服务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圆满完成“诗意甘肃·陇南春晓”文旅诗会暨“春意文州·风情白马”文化旅游活动志愿服务。“小英雄”杜冬冬的先进事迹被央视、新华网、光明网等多家媒体报道,并入选中央政法委2024年第一季度见义勇为勇士榜。全面启动“志愿同心·服务同行”学雷锋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主题活动2300多场次,服务群众7万多人次。

推进移风易俗,厚植文明沃土。制定印发了专项治理实施方案和纪律通知,抓好“关键少数”,充分发挥“一中心三会四约”作用,积极推广积分制、清单制,依托“我们的节日”,开展了婚姻登记集体颁证、青年交友联谊、巾帼共建美丽家园清洁行动、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千人签名”与“五类示范户”表彰、(三弦)土琵琶弹唱民俗文化旧曲赋新词、火塘话文明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和鼓励群众对不良社会现象进行自治。推进川陕甘毗邻地区城乡精神文明共建,签订了协同发展协议,加强沟通互鉴和交流合作。

坚持品牌引领,做优实践项目。打造“文艺+宣讲”等基层理论宣讲品牌,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紧扣文明创建、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围绕群众最关切的问题,针对特殊困难群体,开展“千名干部进村户”“爱心妈妈”“迎春花”“童心港湾”等惠民志愿服务活动1530余场次。持续培育“唱响文县·飞歌白马”“爱国歌曲大家唱”“非遗文化驿站”“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乡村村晚”“村BA”和“村超”等文化志愿服务品牌活动,通过打造多元化、多样化的活动舞台、文化品牌等载体,充分发挥引导群众作用,让群众从受众变为主角,通过一系列文化活动,在润物无声中培育了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深化文明创建,共享文明成果。巩固省级文明县创建成果,将文明创建融入“一城三区”建设,推进城市更新改造与品质提升,建成口袋公园3个、城市图书角6个、文明实践长廊2个,布置固定标语81处;扎实开展城乡环境整治,清理拆除广告2097处,清运建筑垃圾14吨,整治店外经营226家;高标准实施215公里生态廊道建设工程,栽植树木花卉4.8万余株。文明创建使城乡面貌不断改善,文明之风盛行,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


责任编辑:杨万明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