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刹住“面子”风,为乡民“减负”
2025-01-06 18:15:55 来源:甘肃农民网

王倩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一些地区,婚丧嫁娶大操大办,讲排场、慕虚荣、比阔气的现象时有出现,但“要面子”的背后,隐藏的是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讲排场、比阔气”的酒席之风,让不少家庭有苦难言。为了撑起所谓的“场面”,主家不惜花重金聘请豪华婚庆、丧葬服务团队,一场酒席下来,花费动辄数万甚至十数万。这对于普通家庭而言,无疑是沉重的经济负担,许多人为此“负债累累”。可即便如此,为了“要面子”,仍有人前赴后继地为此“撒银子”。

与之相伴的是触目惊心的餐饮浪费现象。宴席上,大量未经动筷的饭菜被倒进泔水桶,实在令人痛心。

《2023年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报告》显示,我国食物总体损耗浪费率为22.7%,包括粮食、蔬菜、水果、肉蛋禽类等在内的食物,2022年损耗浪费总量达4.6亿吨,造成的经济损失1.88万亿元。

扭转这一局面,需多方发力。首先,作为乡村的主人翁,村民要主动从思想上要破除“祖上留下的,就是金科玉律”老观念,与时俱进地改掉一些不合时宜的旧习俗,自觉抵制盲从攀比、铺张浪费;乡贤也可以凭借掐得准“脉儿”、找得着“根儿”、摸得着“门儿”的地缘人情优势,进一步拓展职能,担当起乡村文明新风的倡导者。

其次,村(居)委会作为基层自治组织,要充分发挥贴近群众的优势,将反对铺张浪费、提倡简办宴席写入村规民约,通过乡贤倡导、“红白理事会”约束等形式,在广大乡村形成自觉自愿“新事新办”的节俭文明之风;也可以通过农村集市、村务公开栏、乡村大喇叭、乡村文化墙等阵地,直接开展面向农村群众的宣传,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再次,政府部门应倡导宴席俭办新风,对酒席规模、礼金标准予以规范,为乡民“减负”;通过新时代农民讲习所、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载体,用寓教于乐的方式,让文明新风尚深入人心。

摒弃“面子”宴席,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但只要全社会携手共进,定能让宴请回归真情真意,让餐饮重回节约正轨,让礼尚往来回归本源。

责任编辑:王甜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