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何香利 文/图
翰墨迎新春,毫端蕴秀、笔墨含香,寄寓着传统文化的接续,寄寓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文化力量。
12月28日,由甘肃省旅游协会主办,甘肃九鹿敦煌书画研究院、甘肃省艺术馆、兰州文化和旅游协会承办的“翰墨迎新春·柴林书法作品展”在甘肃省艺术馆开幕,展览将持续至2025年1月1日。
此次作品展,书法家柴林耗时半个多月,精心创作了168幅作品,为甘肃省艺术馆的书法爱好者呈现了一场视觉盛宴。
翰墨飘香,文韵悠扬。此次展览不仅为书法爱好者提供了展示才华、交流技艺的平台,更让公众领略到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了全社会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字好一半文,文好显灵魂”,书法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字好一半文,文好显灵魂”,书法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举办此次书法展,也缘于柴林近几年参加各类书法展的感受,他认为,书法作品不仅要“好看”,更要追求完美的个性,上升到艺术的范畴。
据兰州市书协主席汪志刚介绍,柴林自5岁起在父亲的引领下踏上书学之路,与书法相伴60余载。他的书法遵循传统,端庄工整,不仅是对书法的追求,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饱含着对书法艺术的深情与执着。
柴林认为,古人经典墨迹无不端庄工整,如做人一样,书法艺术首先要符合大众审美,要好看,在好看的基础上力求脱俗,然后再从笔法、墨法、章法、技法上力求进入艺术的范畴。
除了书法,柴林还热衷于收藏。2016年,他筹建了自己的三木自行车博物馆,收藏了近200年以来各国生产的古董自行车1300余辆,古董老爷车80多辆,古董摩托车30多辆。该馆目前是世界上体量最大、数量最多、品种最全的自行车专题博物馆,已被晋升为国家二级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