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我与《甘肃农民报》】甘农报 润心田
2021-09-16 10:51:37 来源:新甘肃·甘肃农民报 编辑:王丽丽

文/安富军

1994年,刚16岁的我参加完中考,随父母在家种地,笨拙的手握着铁锹翻动着黄土地,汗水湿透了衣襟。

秋后,我背着母亲做的被褥,搭上班车去往洮河之滨的农业学校开启求学之路。从未出过远门的我,开始了自己的独立生活。课余,我在阅览室看到了《甘肃农民报》,一读便被深深吸引了。我从一版看起,一直读到四版的最后一行字,连中缝都要反复阅读。每次翻到第三版,就会先看版面上“农家富”三个毛笔字,时不时还能看到老乡、校友的名字。三版的农业技术对我来说非常实用,非常契合我所学的园艺专业。有时,遇到很好的技术文章,我就把它们摘抄下来,整理在一个笔记本上。

学生时代转眼即逝。那年夏日,我重新回到家乡的小山村。一位叔叔说,一定要我把学到的技术传授给大家。

我在家种下一亩多西红柿。从点播的那天开始,我就结合在《甘肃农民报》上学到的知识,科学栽培。西红柿成熟后,人人都夸我种的味道好。我笑着向他们说,多读读《甘肃农民报》,你也能和我一样掌握最新技术。

西红柿收获后,我被分配到离家不远的另一个乡镇,开始负责“三农”工作。我蹬着自行车,每天穿梭于村头庄尾,农闲时组织村民修梯田,入冬时推进全膜双垄沟覆盖。

每一时期任务不同,不变的是同村民打交道。有什么不懂的政策,大家都会来问我。开始我也是一知半解,我就及时阅读《甘肃农民报》,把从上面学到的政策解读给大家听。

有一天,我突发奇想,报纸上的政策、技术都很好,村民们日常种植中积累的经验也很好,能不能整理出来投给报社,分享给更多的人?就这样,每当空闲时间,我就在家认真写文章,耐心将技术总结出来。

过了一段时间,我刚走进乡政府,文书带着羡慕的眼神递给我一份《甘肃农民报》。拿到手,一版上“立体循环种植促农增收”一行字立刻映入眼帘,我的文章被选用了。那一天,我高兴得有些不知所措,对自己的创作充满了信心。后来,时不时有稿件见报,我更加坚信,努力就有回报。

在乡镇待了13年后,我来到县城工作。机缘巧合下,我开始负责宣传报道工作。我将陇西县在“三农”领域内的典型经验和突出成绩认真总结成稿,时不时在《甘肃农民报》上“露个脸”。每次当挑灯耕耘的努力变成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文字时,我就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动力。

2015年,脱贫攻坚的号角吹响,我给帮扶村5个社各订阅了一份《甘肃农民报》,帮大家及时了解农业政策、掌握最新科技动态。2019年,正值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期,我在帮扶村担任第一书记、帮扶工作队队长,顶着烈日奔波,伴着星光返回。正是每一期《甘肃农民报》中精彩的内容,陪我度过这段充满意义的时光。

二十多年来,《甘肃农民报》始终陪伴着我,滋养着我的心田。收获的季节,愿甘肃农民报永结硕果。

(安富军,现供职于陇西县旅游开发服务中心。曾在乡镇、陇西县委报道组从事新闻宣传报道工作。)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