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马应凯 姚光辉 李振乾
眼下正值舟曲县药材采收黄金期,药农、药商、合作社抢抓晴好天气,抢收晾晒和加工销售中药材,到处都是“晒”丰收、忙增收的火热劳动景象。
走进舟曲县大峪镇大坪村后坪千亩药材种植基地,药香扑面而来,大型机械穿梭在药田间,一根根独活破土而出,村民们正在麻利地采收药材。
今年以来,大峪镇依托自然优势和资源禀赋,积极引导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强化服务措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产业发展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扩大药材种植规模,使药材种植在大峪镇“遍地开花”。全镇种植药材面积达8260亩,主要种植有独活、大黄、板蓝根等品种,形成了多点开花、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
药材的种植、管护到采收等环节都需要大量劳动力,这两年随着药材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临时和固定的用工人次不断增加,为周边群众提供了务工岗位,让群众能够在家门口挣到钱。
“今年我们扩大了药材种植面积,劳动力需求不断增加,在这里灵活务工的有25人左右,主要是村上的妇女,不仅让她们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增加家庭收入,还能照顾到家里的老人和小孩。”曲瓦乡水泉村药材种植大户张刘军说。
曲瓦乡按照舟曲县委、县政府“1+6”产业发展布局和“一特三高四小”发展定位,积极探索特色产业之路,结合本地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大力发展药材种植产业。今年,曲瓦乡共有药材种植户482户,种植药材3452.8亩,预计产值达245.63万元,带动群众就近务工347人次,发放劳动报酬达68.5万元,乡党委政府积极争取产业发展奖补资金57.84万元,实现村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双丰收”。
近年来,舟曲县持续打造优质种苗繁育中心、特色中药材供应基地、产业人才培养高地,推进中药材“百村千户万亩基地”建设,累计投资1.6亿元,建成省级中药材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种植基地3个、示范点34个。今年全县种植药材面积达8.2万亩,预计产量1.48万吨,产值达3.3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