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华亭:“小香菇”助力村集体经济腾飞
2024-10-24 16:39:04 来源:甘肃农民网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张小兵 石梅 文/图

深秋时节,华亭市马峡镇蒋庄村的香菇种植大棚里,一派丰收的景象。“三个蘑菇棚,平均每10天就能产出2000斤香菇,一年为村集体增收数万元。”村党支部书记白儒感慨道,这些香菇种植大棚真正为村子的增收致富注入了动力和活力。

白儒介绍的这些香菇大棚是马峡镇根据“政府引导+企业扶持+集体经营+村社管理”的模式,以及“集中制棒、分村出菇”的发展思路,统一建设的。这一举措推动了食用菌生产向标准化、规模化、工厂化、智能化发展,村集体经济腾飞,实现了“共享共富”。

香菇丰收。

“过去,由于资金、资源、技术的限制,村集体经济发展困难重重。现在,有了镇上的资源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支持,我们有了信心和动力。”白儒回忆说。

走进香菇种植大棚,可以看到一朵朵香菇像小伞一样生长在菌棒上。“香菇圆润饱满,肉质柔韧,色泽鲜艳,香味浓郁,菌盖厚实,品质上乘。”白儒一边展示采摘技巧,一边介绍,采摘时要轻柔,以保持香菇的完整性。

今年马峡镇利用流转的32亩闲置土地,建设了“共享菇棚”。青松中药饮片公司整合资金,统一建设香菇大棚,并依托公司的菌棒加工厂集中制棒。各村采购菌棒后,租赁大棚自行培育香菇,避免了村级自主制棒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提升了全镇香菇产业的升级。

香菇装筐。

此外,马峡镇积极挖掘和培育本土香菇品牌,提升品牌形象,进行推广和营销,使“共享菇棚”成为产业发展的新名片。

“我们通过‘一朵菇’全周期生产服务,指导各村党支部实施党建赋能香菇产业行动,推动村集体共同富裕,让‘共享菇棚’成为村子的‘致富菇’和‘共富菇’。”马峡镇副镇长高博说。

在马峡镇的统一指导下,各村党支部组建了“党员+技术骨干”志愿服务队,开展“我为菇棚办实事”活动,从注水、采摘、后期管理等方面进行手把手教学。

白儒也成了香菇种植的“土专家”,他分享说:“采收香菇要根据气温、气候的变化,采取不同措施,分期分批进行。”

村民采摘香菇。

马峡镇还建立了“香菇产业链”微信交流群,实时为村干部提供指导和答疑,每周举办“讲菇事”活动,听取企业和各村对香菇产业链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优化发展流程。

在销售方面,马峡镇以各村党支部自销为主,同时与批发商、餐饮店、商超等合作,打造香菇集采平台。平台线上线下相结合,实行优价销售,确保合作企业和村集体双收益

“小香菇”撑起了致富的“大钱景”。马峡镇从资源整合、技术创新、服务优化、产业升级四个方面发力,探索出了一条集原材料采购、统一制棒、分村种菇、产销融合的香菇全产业链,让“小香菇”成为富民的“大产业”。


责任编辑:程晓晶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