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李花 刘江
金秋时节,永靖县川城镇迎来了巨菌草的丰收季,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景象,为助推畜牧业发展提质增效、草畜一体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近年来,永靖县不断探索饲用玉米、巨菌草等适宜旱作区发展的饲草品种的种植、加工方式,引导农户开展“种养循环”的绿色发展模式。
川城镇下岭村村民马严林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在他家后院机器轰鸣,一家人又将刚刚收割的巨菌草进行加工处理,经过粉碎、发酵等一系列工序,原本新鲜的巨菌草变成了营养丰富、易于保存的饲草“面包”。
“今年政府支持我们免费种植了4亩巨菌草,家里养着10只牛,三四十只羊,以前年年缺草缺料,现在这4亩巨菌草的种植成了喂养牛羊的保障。”马严林说。
2021年,川城镇开始引进巨菌草种植,刚开始试验示范种植了10亩,全镇的种植规模逐年扩大,到2024年巨菌草种植近890亩……
今年,该县投入中央定点帮扶资金32万元,在川城、红泉、杨塔和新寺等4个乡镇,推广“巨菌草玉米带状”复合种植640亩、巨菌草340亩。同时,加强与专业科研机构的对接,持续推进“巨菌草种植对旱作区耕地地力的影响”研究及培育适应寒旱山区种植的牧草品种和技术,切实增加群众收入,让牛羊吃上新鲜的绿色“快餐”,实现“种养循环”和绿色发展“双赢”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