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朱婷婷 文/图
走进崆峒区峡门乡二沟村的蜜桃种植基地,桃香扑鼻,果实累累,一片丰收的景象映入眼帘。果农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在桃林间,采摘、筛选、装箱、搬运,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我们村的桃子在市里是出了名的,村民们依靠种植、养殖等多种方式谋生,日子过得红火。”二沟村党支部书记何万平自豪地说,如今,村里不少家庭已在市里或周边城市购置了楼房,生活蒸蒸日上。
果农采摘蜜桃。
二沟村地处山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水果种植提供了理想环境。村民们因地制宜,将不利条件转化为优势,大力发展桃子种植,让小桃树成为增收的“摇钱树”。
58岁的张妙玲种植桃子已有20年,她的四亩桃园里,260多棵桃树硕果累累,品种丰富,包括雪桃、黄翠、黄油桃等。张妙玲的日常就是围绕着这片桃园,精心照料,从除草、浇水到剪枝、打芽,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她的心血。
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兴起,每到桃子成熟时,游客们便纷至沓来,体验采摘的乐趣。张妙玲说:“今年桃子长势喜人,色泽鲜艳,口感香甜。许多游客直接在桃园里采摘购买。我们还通过抖音、快手等平台直播带货,桃子销往四川、广东等地,快递发货也很方便。只要桃子品质好,销售自然不成问题。”
桃子丰收。
二沟村深挖村庄特色文化资源,推动农旅产业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产业兴旺、百姓富足的发展之路。借助乡村振兴的东风,村里探索“文旅融合、农旅互促”的新模式,延伸桃产业链,谋划增收项目,打造了“河豚居·慢生活栖息地”农旅基地,培育了露营烧烤、游乐场、周末演唱会等新业态,日均接待客流量约200人次,为村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从春天的桃花盛开,到夏天的桃子丰收,二沟村以桃为媒,做足“桃文章”,做活“桃经济”。
据何万平介绍,全村80余户种植桃子,260亩桃园成为村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在二沟村,“动静相宜、四季皆游、吃喝玩乐”的旅游格局正逐步成为现实,一条独具特色的“甜蜜共富路”正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