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丰收了看临泽
2024-09-21 10:58:42 来源: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张朝军 程莉

又是一年丰收季,枣乡大地再次披上了斑斓的彩衣,金黄的玉米、紫色的葡萄、红色的小枣、青灰的螃蟹……绘出了一幅七彩画卷,也映红了群众的幸福笑脸。伴随一个个富民产业拔地而起的同时,一座座农家院舒适雅致、一条条乡村道路干净整洁……新时代的临泽,村村落落皆是美丽宜居、和谐美好的乡村幸福画卷。

近年来,临泽县立足农业优先型功能定位,锚定农业强县建设目标,充分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大力培育优势特色产业,高质量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持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治理,聚力打造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奋力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优势产业促振兴

玉米黄澄澄,户户秋收忙。眼下,临泽县31.8万亩制种玉米进入成熟收获期,种植户们采收、运输,奏响了一首首丰收交响曲。

“以前40亩制种玉米,用人工掰大概需要50个人工,用时3天。现在机械化收割,4台机械不到半天就全部收完了,节本增效不少。”望着从收割机卸粮管倾泻而下的沉甸甸的玉米棒,平川镇三一村村民代有建脸上禁不住扬起喜悦的笑容。

99_副本1.jpg

北靠巴丹吉林沙漠,南依祁连山脉的临泽,形成了自然的疫病隔离区,被誉为“天然玉米种子生产车间”。临泽县将玉米制种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全县60%的耕地用于玉米制种、60%的农民从事玉米制种产业,60%的农民收入与玉米制种相关。

近年来,临泽县抢抓高标准农田建设机遇,在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基础上,配套水肥一体化以及全流程机械化服务,玉米制种“五化”水平持续提升,示范带动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高级化发展。

01.jpg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临泽县坚定扛牢粮食安全和种子安全责任,累计建成玉米制种“五化”基地2.3万亩,市场化竞争性配置玉米制种基地31.8万亩。新建汪家墩村等设施农业示范点6个1450亩。做大设施畜牧业,持续推行“小群体、大规模、跨区域”标准化养殖模式,肉牛饲养量达到35万头。做优设施水产业,巩固提升南美白对虾、螃蟹和鲈鱼等设施水产养殖水平,大力发展彩虹鲷、石斑鱼等中高端水产养殖,水产养殖面积稳定在8000亩,产量达到1200吨。

       和美乡村入画来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临泽县鸭暖镇小屯街群众对曾经生活的自嘲。而今,“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是这里的真实写照。

在新建的屯泉乡村振兴综合体(原小屯街),映入眼帘的是小桥流水、白墙黛瓦,一湾清泉绕过村前,屯泉小学里传出朗朗的读书声,富锶产业园区里,白对虾、螃蟹、鲈鱼“游”出了新希望。

临泽县鸭暖镇屯泉乡村振兴综合体_毒霸看图.jpg

这一切的变化得益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2021年,临泽县将屯泉乡村振兴综合体确定为乡村振兴重点项目,项目分三期五年实施,目前已建成特色民居155套,通村道路、水系、绿化、电力、文体广场等基础设施健全完善,并同步建设了党群服务中心、金融服务中心、水务保障中心和屯泉小学等公共服务设施,精心设计了包括核心区、康养居住区、水系观光区、商业区、综合保障区和富锶产业园区,让搬迁群众实现了安居乐业。

屯泉乡村振兴综合体的华丽转身,只是临泽县推进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临泽县抢抓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机遇,大力推进“5155”乡村建设示范行动,编制村庄规划71个,高质量完成1个省级示范镇和47个省市级示范村创建任务,建成高质量住房示范点32个1931户。同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和高质量“清洁村庄”建设,有效提升了乡村建设成色,促进人居环境“颜值”“气质”双提升,乡村正在由“局部美”向“全域美”拓展延伸。

       农村改革激活力

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实施,“一户一块田”“一村一块田”基本形成,但谁来种地、怎么种地?临泽县聚焦这一问题,推行村集体公司化改革,让规模化经营、农事托管破解“种地难”。

临泽县板桥镇红沟村制种基地里,兴农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大型机械正忙碌于玉米收割。

“耕、种、管、收全部托管给兴农人公司,今年我家500亩制种地节成本近4万元。”种植大户贾登伟说道。

临泽县推行农业社会化托管服务_毒霸看图.jpg

今年,板桥镇立足全镇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引导10个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入股资金75万元,成立临泽县兴农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公司主要开展农资统购统销、农机服务、社会化托管服务等业务。并利用市场、资金、品牌等优势,与农户对接发展订单,实现了“农户节本、集体增收、产业增效”的目标。目前,该公司已为周边10个村提供农事服务,有效解决了小农户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低、作业成本高等问题。

临泽县深化农业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发放各类产权证1417本,办理抵押登记369笔,贷款金额17.32亿元。全县土地流转面积达7.5万亩,新增流转1万亩。推行农业社会化托管服务,积极探索“田保姆”“生产管家”等生产经营模式,完成4万亩玉米生产面积托管。推进村集体经济公司化改革,成立村级集体经济公司73家,其中市级试点15家,聚焦土地流转、劳务输转、乡村旅游等资源,开展土地发包、“农旅”产业、劳务服务等11个方面实体业务运营,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今年二季度15家市级试点村公司营业收入达1354.23万元。

       社会治理倡新风

“各位姐妹,今天下午要在村委会附近清理杂草,哪位姐妹有时间?”“我下午有时间,我报名”“都带什么工具,我也去”中秋过后,忙完秋收的临泽县新华镇长庄村妇联主席张建荣在村巾帼志愿者交流群里发出消息不久,妇女姐妹们第一时间积极回应。

而像这样在群里发出招募能收到及时响应的,得益于临泽县积极创新“巾帼家美积分超市”管理运行机制,把“巾帼家美积分超市”与发展乡村产业、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塑造文明乡风等乡村振兴重点任务有机结合,有效调动了基层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村民在邻里小院协商议事1_毒霸看图.png

“让群众成为基层治理的主要参与者和受益者,充分发挥‘巾帼家美积分超市’的作用,在正向积分的同时,也将邻里纠纷、黄赌毒、高价彩礼、家庭暴力行为纳入了反向扣分,以此来引导群众抵制不良行为,现在村上的矛盾少了,家庭和谐了,乡风更加文明了。”新华镇长庄村妇联主席张建荣说道。

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基石。临泽县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不断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在已认定的省市级“和美乡村”基础上,同步推进“美丽庭院”建设和“巾帼家美积分超市”活动,推动乡村生活提升品质,文明行为养成。广泛推广“敬比赛夸”等经验做法,常态化开展文化惠民活动,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凝心铸魂,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建设平安乡村,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中心吹哨、部门响应”“主动治理、接诉即办”的一体化反应机制,大力推广“四级七天”等特色做法,有效发挥了群众在乡村自治中的主体作用,让和谐善治在临泽大地蔚然成风。

临泽小枣产销旺_毒霸看图.jpg

浩荡东风今又起,田畴沃野绘新篇。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枣乡儿女正以奋发有为的姿态,在饱含发展希望的这方热土上接续奋斗,孕育更加蓬勃的力量,奏响振兴旋律。

责任编辑:曹勇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