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山丹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一系列部署要求,紧紧围绕“13563”工作思路,以创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为目标,坚决守牢粮食安全、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和水资源利用上限“三条底线”,持续壮大“薯草菜羊马”五大富民产业,全力打造六个和美乡村,着力深化农村“三项改革”,全面推动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繁荣发展,全县“三农”工作呈现出持续向好、稳步提质的发展态势。前三季度,预计一产增加值达到19.11亿元、同比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068元,增长8.5%。
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仓廪实,天下安。
山丹县以实干实绩坚决扛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重任,聚焦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以优产、增产、丰产、稳产为目标,通过实施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五良”集成融合策略,积极探索产优粮、多产粮的新路子,坚持稳面积、提单产两手发力,制定下发《2024年农作物种植面积指导计划》《稳定粮食生产行动方案》,不断优化种植业结构,全县完成春播72.29万亩,其中粮食作物44.26万亩,完成率102.9%(小麦17.6万亩,完成率102.4%),粮食产量22.64万吨、同比增长1.39%。全面完成了省市下达的43万亩、21.61万吨粮食生产任务。
成绩的背后,是该县农业农村部门深入贯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围绕 “五良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
良田扩建步伐快,新建高标准农田5.58万亩,累计建成40.9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6%,其中水肥一体化面积12.56万亩,占高标准农田面积的31%,全面夯实粮食稳产增产基础。良种推广有突破,引进小麦、马铃薯、油菜新品种81个。实施小麦油菜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建成10个千亩方和2个万亩片,示范面积4万亩,辐射带动全县小麦种植面积达到17.6万亩。农机应用效率提高,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44.10万千瓦,拖拉机总量达到18993台,配套机具达到37625台(套),全县主要
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6.4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
端牢增收致富“金饭碗”
山丹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及全市党建引领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现场推进会议暨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大力拓展现代农业发展“六个空间”,提升农业发展质效。
紧紧围绕培育壮大“薯草菜羊马”五大富民产业,在全面完成粮食生产任务基础上,加速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种养循环农业产业园、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和现代设施农业芦笋种植基地。着力强产业聚集群,按照“农头工尾、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和“接二连三”的发展方向,持续壮大“薯草菜羊马”产业规模,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13万亩,建设优质饲草标准化、商品化种植基地35万亩。继续做大芦笋产业,芦笋种植基地达到3000亩以上。全面盘活肉羊产业园,带动全县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养殖大户参与全链条发展,全县肉羊饲养量突破210万只。
以项目建设延链条,全力引进亚盛实业1万吨全粉加工线建设,延伸马铃薯产业链条。以肉羊绿色健康养殖为重点,推进肉羊产业全链条发展。全面实施品牌强农战略,打响叫亮做优特色农优产品品牌。建成馨源菇瀚西兰花、金鑫盛麒麟西瓜等绿色标准化生产基地20个,认证绿色富硒种植基地2000亩,示范带动绿色农产品种植面积达35.5万亩。累计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46个,“山丹羊肉”入选“甘味”区域公用品牌和农业农村部首次认定的2019中国农业品牌目录,“焉支山”羊羔肉、“丹马”菜籽油等9个农产品入选“甘味”企业商标品牌。
全县建成特色作物种植基地29.3万亩,畜禽饲养量达到310万头(只),成功入选全国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项目县。规范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771家,创建各类示范社266家,新认证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4个。精心打造“焉支花谷·羊主庄园”等新庄园经济综合体,实现了“产业兴”与“百姓富”双赢共进。
打造和美乡村“新样板”
走进坐落在山丹县大马营镇中河村的“焉支花谷·羊主庄园”,羊雕塑、羊文化馆、羊肉美食餐厅、观光羊舍、羊文化体验园等羊文化景观小品展现在眼前,让游客在体验多元羊文化的同时,感受乡土气息。
今年,山丹县依托焉支山、焉支花谷景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整合资金对焉支花谷整体进行打造升级,建成露营基地、观景栈道、游乐设施等,以文旅之笔描绘乡村旅游新画卷。活学活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统筹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和“八改”工程,实施道路改造提升、人居环境整治、农田改造等项目35项,分类打造省市级和美乡村4个、省级乡村建设示范村6个、示范节点村6个,接续打造“芦笋庄园”“乡味高庙”“土豆驿站”“焉支花谷·羊主庄园”,新打造“清泉生态乐园”“长城驿·西瓜客栈”,助推产业转型、助力群众增收,创出了“山丹样板”,走在了全市前列。
激活乡村建设“动力源”
一村之美,始于文明。从解决土地纠纷到化解邻里矛盾、从环境整治到政策宣传入村、从困难群众帮扶到独居老人照料……在东乐镇山羊堡村文化广场议事亭里,大家拉家常、谈想法、讲政策、化纠纷,不仅拉近了干群关系,更是借助“闲聊”的和谐氛围,让居民真正参与到基层治理中来,以文明乡风“软实力”构筑乡村振兴“硬支撑”。
春风化雨时,花开遍地香。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塑魂”。该县坚持把加强基层治理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之举,积极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村集体经济公司化改革,95%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用好用活党建引领乡村治理“24字工作法”,建成“邻里议事小院”296个,完善“接诉即办”流程,商议村级大事220多项,解决群众“关键小事”860多件,乡村治理“神经末梢”更加通畅。深入开展文明乡风培育提升行动,持续深化殡葬改革,大力整治高价彩礼、“升学宴”等陈规陋习,推动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全面提升。
同时,深入推进“十大文明创建行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不断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全面展现乡村文明新气象。目前,山丹县创建全国文明村镇3个、省级文明村镇15个、市级文明村17个,丰富文明村镇创建内涵,评选表彰五星文明标兵户115户。
争率先、站排头、创佳绩。农业是新时代山丹全面振兴的优势和基础,谋划推进现代化大农业,全面加快乡村振兴,山丹必定不负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