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民网讯 近年来,渭源县庆坪镇不断强化农业生产机械化带动作用,立足区域特点,围绕“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两条主线,努力探索农机标准化、科学化、集约化发展,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和效率,推动农业生产机械化、智能化,进一步提升粮食产能,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聚焦组织建设,促进机构标准化。针对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劳动力减少,地不好种,机械化发展滞后等突出问题,在广泛调研、座谈了解、精心谋划的基础上,结合全镇实际,在交通便捷、场地标准、辐射广泛的梁家沟村沈家沟社组建成立了渭源县庆坪镇梁家沟村农机租赁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了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运行机制,入社社员113人。合作社占地面积800平方米,建设标准化机具库棚400平方米、办公用房50平方米,改造提升维修车间120平方米。
座谈会上,村民代表、种植户代表、合作社企业代表畅所欲言。
已投入使用的标准化机具库棚。
聚焦资源互补,促进装备科学化。根据辖区及周边乡镇特色产业种植结构,依托项目资金,在梁家沟村、松树村引进符合本地区作业特点的现代化种植、采收中药材、马铃薯农机具39台。同时,有效整合庆坪镇红运马铃薯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机具、直升喷药机等,采取“跨村联营”“村社联营”的方式,实现了农机资源互补共享,种类齐全的农机具为14个村提供农田耕整、播种、喷药、收割服务,改变了机械化滞后的问题,全镇农业机械化率达到70.2%。
种植户使用专业机械化设备进行马铃薯的耕整、播种等作业。
聚焦服务质量,促进作业集约化。按照“村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做到统一机械调度、统一服务价格、统一开展作业、统一服务质量,以订单作业、承包作业、跨区作业等多种形式开展社会化服务,为脱贫户和监测户作业时收费在市场价的基础上优惠20%,做到节本增效。今年以来,开展种植和旋耕作业308.5亩,签订中药材、马铃薯收获作业面积1040亩,带动村集体分红5.1万元。依托合作社机械化耕作优势,在全镇打造早熟马铃薯基地1000亩、中药材基地1000亩,整治撂荒地72.6亩。(图/文 李虎 张鸿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