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杨万明
我省河西走廊及部分引黄罐区因干旱少雨、土壤母质盐分高等诱因,导致上述地区易产生土地盐碱化。数据显示,目前全省盐碱耕地约700万亩。从挖沟排碱、覆膜压碱,到工程、农艺、生物、化学、物理等综合措施应用……多年来,我省一直致力于盐碱耕地治理,特别是自2020年农业农村部实施退化耕地治理以来,我省盐碱耕地治理改良,取得明显成效。截至目前,我省项目试点区域,耕地质量等级明显提升,初步实现了“有盐无害”“适种抗碱”的目标。
我省盐碱化耕地主要分布在河西走廊内陆河流域及沿黄灌区,其中轻、中、重盐碱耕地占比约为5:3:2。分流域来看,疏勒河流域的瓜州县、玉门市,黑河流域的金塔县、高台县、临泽县和甘州区,石羊河流域的民勤县、永昌县、古浪县,沿黄流域的景泰县、靖远县、永靖县等县区是盐碱危害重发地区。
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我省稳步推进盐碱耕地改良。去年以来,省财政安排资金5000万元,坚持治水、改土、改种协同推进。在金塔、景泰、高台、古浪、兰州新区中川园区等5个试点县开展盐碱耕地综合治理利用试点5万亩。截至目前,已完成任务面积4万亩,年底前完成全部建设任务和竣工验收。同时,积极申请将盐碱地治理纳入国家综合规划。目前,景泰县成功入选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县,试点方案和实施计划已通过专家评审并批复,预计9月份完成招投标,年底前完成建设进度50%以上,同步完成资金支付率50%以上。
在耕地盐碱化治理中,我省充分考虑不同试点的区位特点,以“防治并举、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为原则,确定试点县区不同盐碱化程度盐碱耕地的技术措施,探索出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治理经验。轻度盐碱耕地重点采用“培肥控盐”技术,进一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培肥地力,提高作物产量;中度盐碱耕地重点采用“节水阻盐”技术,使表层土壤盐碱快速下沉到地下,阻止下层盐分上升,降低土壤中盐碱含量,确保农作物能够正常生长;重度盐碱耕地示范推广“灌水降盐”技术,改善盐碱土壤形成团粒结构,提高土壤的通透性,阻断盐分扩散。
着力解决耕地盐碱化的同时,我省致力于发展耐盐作物种植,实现了由“改土适种”向“以种适地”“以地适种”的转变,目前,已开始了针对轻、中度盐碱耕地适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的优质新品种培育工作。同时,筛选出一批耐盐碱性好、经济价值高的特色耐盐碱植物,主攻重度盐碱耕地。
在耕地盐碱化治理中,我省遵循宜草则草、宜果则果、宜林则林的原则,在改良地力的同时,兼顾经济效益。以玉门市为例,该地区在耕地盐碱化治理中,立足光热资源丰富的地缘优势,在独山子乡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开展了联体拱棚蜜瓜种植。通过统一提供种苗的“五统一”管理模式实现亩目标产量3000公斤,亩收入10000元以上的良好经济效益。试点项目的成功,闯出了一条以耐盐产业为主发展特色产业的路子,不仅提高了当地群众的收入,同时有效辐射带动周边乡镇蜜瓜产业发展,形成了产业集聚发展的规模优势。
下一步,我省将在全面摸清盐碱地底数的基础上,加快研发选育适宜本省特点的耐盐碱作物品种和改良产品,同时,将进一步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盐碱地综合利用,创新开发模式,优化分配机制,构建长效投入机制,高质量开展耕地盐碱化治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