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马雪娟 王倩 文/图/视频
崆峒山钟灵秀毓,屹立千载,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于天地之间。古往今来,数不胜数的文人墨客挥毫泼墨,留下无数华彩篇章。
9月1日上午,诗意甘肃丝路长风三千里“武咏崆峒•平凉诗会”在平凉市崆峒区开幕。整场诗会从朗诵篇目到节目编排,突出了“武咏崆峒”主题,挖掘平凉本土文化底蕴,展现甘肃文旅“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发展活力。
诗会现场。
诗会以音色空灵、悠扬婉转的古琴独奏《崆峒吟》拉开了帷幕。古琴弹奏者身着一袭轻盈的白色汉服,修长的指尖在琴弦间优雅地翻飞。琴声如泣如诉、余音绕梁,像一泓幽泉在崆峒山间叮咚作响,给人一种空灵、飘逸之美,让人沉醉在美妙的意境中。
古诗吟诵《侠客行》《赠张相镐》《满江红》《笑傲江湖》……一首首熟知的诗词歌赋萦绕在山间,现场观众或轻声附和、或认真倾听,掌声如潮水般一浪高过一浪。
诗会现场。
来自宁夏的游客薛毅带着家人第一次来崆峒山。“没想到碰上了一场震撼的诗会表演,让我对接下来的旅行充满期待”。当他听说这是甘肃省举办的第十一场诗会时表示,以这种新颖而富有传统文化的形式推广宣传当地文旅资源,真的让人印象深刻。
雨后初晴的崆峒山自带古意,一场烟雨,群山瞬间如画;一场花开,湖畔恍惚如诗;一场戏曲,人生仿佛如梦;一记钟鸣,世事尽皆洞明……当歌曲《沧海一声笑》响起时,瞬间将诗会现场推向高潮。“仗剑天涯,快意恩仇”燃起了每一位观众心中的武侠梦。武侠精神,不仅仅是拳脚相加、刀光剑影的暴力美学,更是一种勇于担当、不屈不挠、追求正义与自由的精神境界。
崆峒山美景。
天下武功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气势恢宏的《少林少林》武术表演赢得了观众们的热烈掌声。少林武僧们轮番登场,他们一招一式行云流水,拳脚交错间刚柔并济,充满力量与美感,展示了中国功夫的独特魅力。
67岁的黑龙江游客姜福祥,背着旅行包、挂着单反照相机,一路沿着崆峒山景区人行栈道爬山拍照。他告诉记者,他喜爱诗词、研究诗词并创作诗词,退休后背着行囊游历祖国的大好山河,创作了上千首诗词。十几年前平凉举办诗词大赛的时候,他线上投稿,并获得了二等奖的荣誉。
著名朗诵艺术家殷之光先生吟诵《满江红》。
“真是机缘巧合啊,没想到今天第一次来崆峒山,碰上了平凉诗会。”姜福祥激动地说,崆峒山不管是在自然生态方面,还是人文历史方面都很值得来。一路上畅游在森林氧吧中,随处一拍都是大片。他还了解到当地人对崆峒武术的执着与坚守,对传统文化的不懈传承,由衷地对他们表示敬仰。他还告诉记者,他要将自己在崆峒山的所看所闻所悟写进诗歌里。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伴随着铿锵有力的击鼓声,90岁高龄的著名朗诵艺术家殷之光先生慷慨激昂地为现场观众朗诵宋代抗金将领岳飞的词作《满江红》,此情此景让全场观众为之动容。
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平凉借助诗会将优质的文旅资源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平凉,了解平凉,相信平凉以后会迎接更多来自全国甚至全世界的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