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民网讯(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杨万明)8月12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绿色宜居村镇技术创新”重点专项“六盘山-秦巴山区特色种养绿色高效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工作推进暨通渭燕麦产业技术示范与观摩研讨会在通渭县举行。
据了解,该项目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内容涵盖8个子课题。分别是甘肃农业大学师尚礼教授负责的“通渭县燕麦产业绿色高效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鲁清林研究员负责的“礼县冬小麦产业绿色高效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李掌研究员负责的“东乡县马铃薯产业绿色高效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宁夏农林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冯海萍研究员负责的“西吉县冷凉蔬菜产业绿色高效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福建圣农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肖凡副研究员负责的“镇原县肉鸡产业绿色高效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山东益生种畜禽股份有限公司郭龙宗副研究员负责的“西和县肉鸡产业绿色高效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甘肃省养蜂研究所刘彩云研究员负责的“岷县蜂产业绿色高效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甘肃省养蜂研究所张贵谦副研究员负责的“宕昌县蜂产业绿色高效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
这是一次大规模,跨地区多点联动的集群式农村新质生产力改革探索。近两年来,8个课题组普遍完成了进度的70%以上。课题通过“良种、良田、良法、良机、良制”融合,引领通渭县华家岭镇燕麦籽粒亩均增产8%以上,饲草品质达到国家Ⅱ级以上标准,生产成本降低12%以上,成果喜人。
记者采访获悉,在甘肃农业大学师尚礼教授专家团队的常年技术指导和帮扶下,通渭县畜牧养殖业已初具规模。截至目前,全县畜禽饲养量达到183.8万头,牛、羊、猪、鸡饲养量分别达到26.7万头、36.9万只、23.9万头、96.3万只,年出栏5.3万头、14.1万只、10.6万头和36.8万只;肉蛋奶总产量达2.33万吨,其中肉1.75万吨、蛋0.33万吨、奶0.25万吨,草牧业总产值达19.8亿元。
与此同时,该县通过当地政府建立的畜牧交易市场成功销售变现,农民人均草牧业收入2200元以上,重点科技扶持企业甘肃牧原草业有限公司年销售额达到6000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