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们正在分割牛肉。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雷乐天 胡悦 文/图
近年来,静宁县抢抓全力打造“平凉红牛”品牌的大好形势,借助“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和“归雁工程”,引进一批肉牛养殖屠宰加工企业,着力建设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加快品种改良和扩繁、场区改造、疫病防治、技术引进、服务体系等建设,推动肉牛产业通过种养、屠宰、运输、销售等各环节渠道,使肉牛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立秋时节,走进甘肃成纪伊昊屠宰加工生产线,工人们正熟练地操作机器对牛肉进行分割。该工厂生产线年屠宰量能达到3万头以上,直接提供就业岗位120多个,刺激间接就业2000多人,实现年产值6.9亿元,补齐了静宁县肉牛产业精深加工短板,全面带动平凉红牛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推动平凉红牛产业提速高效发展。
“公司以全产业链发展优势入驻,同时采取‘中央厨房+订单销售’的模式,一方面向当地及周边地区辐射销售牛肉半成品,另一方面借助‘东西部协作’‘归雁工程’等平台,销售链同步延伸到西安、广州、天津、上海等地,带动全县牛产业由饲养向加工向销售转变,建成供、产、销全链配套体系,打造‘平凉红牛’的静宁生产加工销售基地。”甘肃成纪伊昊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亚洲介绍道。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静宁县牢牢抓住产业振兴“牛鼻子”,多措并举促进畜牧业提质增效,从人才、政策、资金、技术、风险防控等方面全力支持牛产业发展。
目前,静宁县牛产业已经形成了集肉牛养殖、屠宰加工、产品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