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这首小令一直流传至今。
秋天作为一个万物凋零的季节,我们接触到这两个词,脑海通常浮现的是悲凉与愁思,忆起点点滴滴的往事。诗人把十种自然的景物,巧妙地连缀起来,通过枯,老,昏,古,西,瘦六个字,将秋天的愁思隐喻其中,让人读出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感觉。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三国时期的曹丕,也曾以诗咏秋,寥寥几句,描绘了一片深秋的肃杀情景,既有视觉、听觉,还有感觉,给人一种空旷、寂寞、衰落的感受。接着,以女子的思念之情结合秋天,突出了悲凉的愁思,即使没有正面言情,也情满于纸。
但当我们正满怀感伤时,仔细一看别的诗人,眼里的秋天,反而是一番静美的景象。“白雁乱飞秋似雪,清露生凉夜。扫却石边云,醉踏松根月,星斗满天人睡也。”
同为元代作曲家,吴西逸在晚秋醉酒之际,仰望星空,以白雁、雪、云、月、星斗,组成了一幅静谧清凉的秋夜画面。
秋天年复一年来到人间,没有任何不同之处,但到了诗人的笔下,心中的感情喷薄而出,秋天不只是悲凉与愁思,更应有宁静淡泊,春去秋来的静美。“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代诗人杜牧在一次秋登寒山时,捕捉到秋天的美。山路和白云都没有使诗人动心,但看到枫林晚景,惊喜之情竟难以抑制,通过这一片红色,仿佛看到了秋天呈现出一种热烈、安静的景象。
原来,秋天是这样的美!突然间,我想起了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诗集,其中有一句说:“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也许,生命就应该像夏天盛开的花朵,充满活力和激情,到了暮年,就应该像秋天的叶子一样,静谧而美丽,平静接受和从容面对生命的消逝。
时光匆匆,万物复苏又凋零,不妨放慢脚步看看季节的更迭,在这个过程中,感受秋天,欣赏秋天的美。(栖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