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会宁:吹响“良田”增收“号角”
2024-07-18 09:27:05 来源: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杨万明 编辑:王丽丽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杨万明

如何让土地发挥最大效益、把人力从繁重的劳作中解脱出来?如何让传统农业摆脱靠天吃饭的窘境?出路在哪里,会宁县交出了成绩亮眼的答卷。

行走在会宁县河畔镇李家塬村的水肥一体化高标准农田,答案呼之欲出——整合土地资源、打破地块界限壁垒,采用先进耕作技术、水肥精准调控,引入农业机械、提升生产效率……以高标准农田为基础,以现代农业为支撑的全新农业生产模式,让李家塬村4.1万亩干旱地,成了丰产增收的“水浇地”。

李家塬村位于河畔镇西南方向,属早山塬区,地势开阔,海拔1800~2000米,平均年降水量为300毫米。十年九旱的现实情况,严重制约当地农业发展,影响群众增收。

2020年5月,该地启动了水肥一体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去年该村玉米、马铃薯两类粮食作物亩均产量分别增长250%和400%,总产值达1.96亿元,农业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农民收入显著提升。

另外,全面推广“链主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组建由链主企业牵头、合作社跟进、农户参与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开展订单农业种植。

宝红种植农场的经营者孟宝是来自新疆的农业企业经营者,他和当地签下了一份为期10年的土地合约,租用1.4万亩土地开展农业生产。孟宝说:“这里的土地和日照条件都很好,产出玉米的淀粉含量和乳糖都优于其他地方。得知政府开始高标准农田改造,特别是配建了供水工程后,我们来这里投资兴业的决心就更大了!”

宝红种植农场的落地,同时带动了当地群众的就业。据了解,每到播种、收获等农忙季,农场都会雇佣当地群众务工,高峰期用工量达5000人。提供就业仅是一个方面,当地群众在农场务工的同时,也能边工作边学习滴灌等现代农业技术,运用到自家土地的耕种、管护中,从而提高产量,提高收入。另外,由于从新疆调运农业机械的成本等原因,在宝红农场的带动下,当地群众开始购买农业机械参与到农业生产中,当地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也得到显著提升。

链主企业获利的同时,当地群众也实实在在尝到了“水肥一体化”高标准农田带来的甜头。

“通过使用滴灌,浇地既节水、也省人力,从玉米出苗到收割总共放四次水,一年200元水费就够了,水肥给的及时,也提高了产量。”李家塬村村民刘万平说,去年的玉米,在水浇充足的情况下,每亩可以达到2000斤。原来的旱地亩产就是600斤~700斤。

河畔镇党委书记王卓见告诉记者,李家塬村高标准农田项目的建设,实现了三个方面的转变:第一个转变是农业生产方式,由原来的一家一户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成了土地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第二个转变是原来十年九旱、靠天吃饭的农业现状转变成了现在旱涝保收的农业丰收景象;第三个转变是实现了原来的旱地变成了现在的水浇地,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这边,河畔镇高标准农田效益凸显;那边,中川镇梯田改造项目建设正酣。

河畔镇、中川镇高标准农田改造,只是会宁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缩影。近年来,会宁县按照“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友好”的要求,全面开展此项工作。2023年会宁县建设高标准农田5.2万亩,今年在建高标准农田10.25万亩,2025-2026年,规划建设高标准农田30万亩,据此计划,到2026年底,会宁县将力争建成节水灌溉农田50万亩。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