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文化中国行】长征精神激荡会师之城
2024-07-03 11:04:38 来源: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彭雯 编辑:王丽丽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彭雯

“站在当年的西津门前,披一身1936年的月光,就听见当年的欢呼声,通过小城曲折的街道,涌向星光下的远方……”

7月1日,“诗意甘肃·丝路长风三千里”——“薪火相传”会宁诗会在会宁会师旧址举行。现场,一幕幕感人的表演、一首首动人的诗篇,将人们的思绪拉回到80余年前那段难忘的岁月。

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开始北上战略转移,踏上了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1935年秋,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1936年9月,红二、红四方面军相继进入甘肃,与红一方面军会师指日可待。

“当时党中央商议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地点,周恩来提出会宁是陇中重镇和交通枢纽,是红二、红四方面军北上必经之地,在会宁会师,既占领了枢纽地区,又掌握了战略主动权。毛泽东听后高兴地说‘会宁,好地名,好地名啊。会宁红军会师,中国安宁。’后来便将会宁选定为三军会师之地。”会师旧址管委会女子讲解队队长任霞讲解道。

为迎接红二、红四方面军会师,1936年9月30日傍晚,红一方面军15军团骑兵团接到命令攻占会宁城。10月2日凌晨,骑兵团向会宁城门发起攻击,约1小时战斗结束,红军解放了会宁县城。

“骑兵团从接受作战任务到攻克会宁县城,历经32个小时,行程300多里,全歼县城守敌,拉开了三军大会师的序幕。”任霞说。

1936年10月10日,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胜利会师,掀开了中国革命史新的一页,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转折点。

曾历经炮火的西津门成为如今的会师门,见证了红军进入会宁、走向胜利的历史时刻;古朴静谧的会宁文庙大成殿,见证了当天晚上庆祝三军会师联欢会的隆重与热烈;三塔合抱、高耸巍峨的会师塔,象征着伟大长征精神。

现在,人们走进会宁,还能在无言的沟壑梁峁,找到红军在这里奔袭与激战的足迹,感悟革命先烈浴血奋战、无惧生死的坚强意志。

大墩梁上,为阻击敌人,年仅28岁的红5军副军长罗南辉和887名红军将士壮烈牺牲;慢牛坡上,红31军91师、93师和红4军一部在此设伏,阻击敌军,93师师长柴洪宇与数百名指战员为革命英勇捐躯……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今天,我们回忆长征,就是要把长征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在新征程上创造新的辉煌。”会师旧址管委会宣教科科长陈建欣表示。

从红色驿站出发,在会师旧址参观,在大墩梁、慢牛坡瞻仰,在胜利景园、红军村、红军路、红色街区体验,在干部学院、红军小学受教育……如今的会宁,积极盘活红色文化资源,加快全国红色旅游创新融合发展示范区创建,先后被列为全国20个红色旅游重点城市、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成为中国十大文化休闲旅游县、中国优秀红色文化旅游名县和中国优秀红色旅游目的地。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