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古诗词里“苋菜”香
2024-07-02 10:34:23 来源:甘肃农民报 作者 梦如烟

又到了夏季食“苋”时刻,我不觉然循着古诗词,陶醉在苋菜的浅香红翠里……

“南山有台,北山有莱。”莱,即藜,也就是野苋菜。古人还把苋称为“篑”或“葵”。辞书之祖《尔雅》中说:“蒉,赤苋。”《诗经·豳风·七月》又曰:“七月亨葵及菽。”其实,“苋”字早在殷商时期甲骨文中出现过;《诗经》亦有“苋之夭夭,灼灼其华。”的记载。可见苋菜历史悠久,深得人们喜爱。

唐代诗人杜甫就对苋菜情有独钟。他在《种莴苣》中写道:“堂下可以畦,呼童对经始。苣兮蔬之常……野苋迷汝来,宗生实于此。”杜甫于安史之乱中逃往蜀地,开垦荒地种植蔬菜。莴苣属时令佳蔬,很对杜甫胃口,因此他尝试种植。谁知他满怀期待地等了二十多天,却不见莴苣出来,倒是一地自生自长的苋菜,郁郁葱葱,讨人喜欢。这种不期而遇的惊喜,从此让诗人移情别恋,爱上苋菜。这野生野长的大自然馈赠之物,不仅美了诗人的味蕾,也把他一腔抑郁之情,一扫而空。

苋菜品种繁多,各有千秋。绿的碧翠,白的无瑕,红的似火。“采采苋菜,在野青青”说的是青苋;“紫茄白苋以为珍,守任清真转更贫。”颂的是白苋;“窗户莫嫌秋色淡,紫苏红苋老生花。”写的是紫苏红苋配花生的闲情雅致。

红苋招人喜欢,彰显着夏的热烈,亦有秋近红染之辞。北宋王安石曾在推窗望见红艳艳的苋菜时,闲情悠然,诗兴大发,留下咏苋菜名篇《秋近》。“竹窗红苋两三根,山色遥供水际门。只我近知墙下路,能将屐齿记苔痕。石榴萱草并成空,又见墙阴苋叶红。”苋菜从夏初到吃到夏末,不仅是夏天应季时蔬,也俨然成了迎接秋天的一抹红,入驻诗人感性心间,传承千古,让人眷恋。

苋菜亦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心头爱。他在《久雨排闷》中写道:“奇葩摧败等青苋,嘉榖漂荡随浮萍。”暮春时节,各种花卉均已残败凋零,大家感春伤怀,愁情万绪,唯独诗人满怀期待,因为初夏里有他最爱的青苋菜。在夏天,无论青苋还是红苋,都是诗人心头好。他百变生法,把苋菜的脆爽清香纳于舌尖,留下脍炙人口的无数诗篇。“红苋如丹照眼明,卧开石竹乱纵横。”这首《秋日杂咏》就生动形象地呈现出诗人对红苋的偏爱。那寂寥秋天中的一抹红,像朱砂一样绚丽耀眼,让人不觉然对生活充满向往和期待。

苋之美食,味道鲜美,食法多样。陆游曾用“土塯竹为挟,盐酪调藜苋。”清代鲍桂星则“山梨脆可饤,野苋红可羹。”据唐代孙思邈《千金食治》记载,野苋还能全草入药,其味甘,性微寒,归大肠、小肠经,用作缓和止痛、收敛、利尿、明目、去寒热等功效。可见苋菜自古就受文人墨客热捧,是名副其实的“夏季宝蔬”。

其实,生活中爱苋菜之人何止诗人?我辈凡俗之人亦对苋菜喜爱之至。每逢夏天,从小菜园里掐回一把苋菜,热水焯浇,过凉水漂一下,直接放盘里,加生抽,凉拌汁,蒜泥,再淋些小磨香油一拌,也能吃得满口苋香,余味悠长。有时也可用苋菜做配菜,做一锅疙瘩汤,亦能吃出一番情调来。只不过我们没有诗人的才华,不能吟诗作赋,尽情表达罢了。

夏季峥嵘,苋菜青红茂盛,鲜香碧翠。让我们行走在古诗词里,尽览百味芳华,独享一场“苋香”诗韵的味蕾盛宴。(梦如烟)

责任编辑:王丽丽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