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当归哥的乡土情怀
2024-06-27 11:03:17 来源: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杨诗卉

微信图片_20240626153614.jpg

於军强正在直播带货。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杨诗卉 图/文

“家人们”问我:“在直播间里侃侃而谈的人是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的农民?”

我说,嗯!

“家人们”又问:“每天直播能卖出1000单中药材?”

我说,嗯!

对话中的“我”是岷县秦许乡中堡村农民於军强,网名当归哥。2009年他开始接触电商,如今,“当归哥”三个字已成为岷县有名的电商品牌。

於军强的抱负,可不止这些。

“我有一个梦想,要让家乡富起来。”

介绍产品、上链接、处理订单……看似游刃有余的背后,是於军强从业15年的学习和经验累积的成果。

2008年,於军强带着家里的几箱药材去西安摆地摊,生意并不好做,有人建议他去淘宝网试一下。

“淘宝网在哪儿,坐几路车就到了?”当时的於军强对电商没有任何概念。

抱着好奇和拓宽中药材销路的想法,於军强在城中村的小书店里去找相关书籍,在网吧里实践,一点一点地学习,一年后他带着打工买的一台电脑和零散的电商知识回到了家乡。

“我们当地对好小伙的评价标准之一就是上地是否勤快,父亲早上去种地甚至跟村民说,‘唉,没办法,老子上山种地,儿子在家睡大觉。’其实他不知道我为了网店的事情忙到了夜里两点。”於军强说。

没有快递物流,於军强自己骑着摩托车把快递送到县城,夏天被雨淋,冬天在雪地里滑倒都是常发生的事。

没有启动资金、於军强用自家挖的两筐当归当启动资金。

没有专业技术,甚至村上都没有互联网宽带,於军强自己栽电线杆,拉网线,每天起早贪黑研究网页、查找资料。

在他的坚持下,生意一天天好起来,“当归哥”的名号逐渐变成了於军强的代名词,想让家乡富起来的心愿,正得以实现。

家里自种的药材不够卖了,他便将邻居家的药材收购后继续售卖,雇人收购、打包、发货。直播间的人气旺了,他也组建起了一支专业的电商团队。

2013年,於军强成立了岷县电子商务协会,免费开展公益电子商务培训。还建立了“电商+合作社+农户”的发展路子,每年通过合作社与农户签订供货协议,吸纳周边群众就业,同时,军强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还为返乡大学生提供就业岗位。

如今,他的公司吸纳当地务工人员23人,人均年收入5万元左右。带动返乡青年创办网店13家,销售岷县道地中药材近百吨,年销售额达到2000万元以上,销售网络覆盖全国13个省市。

於军强的微信朋友圈内容,全与中药材有关。

一片绿意盎然的广阔土地。他写道:今年当归黄芪种植基地,生机盎然。

一根根条肥大粗壮、肉质柔阔的党参。他写道:昨天老乡送来的极品老党参,品质特别好,想要的家人们留言。

郁郁葱葱的药田里,於军强举着两捆党参,笑得简直不要太灿烂。

责任编辑:王丽丽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