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夏风吹动枣花香
2024-06-27 10:55:27 来源:甘肃农民报 作者 田雪梅

柔柔夏风中,簌簌枣花,轻轻地铺满了乡村小径,在我的心头徐徐铺开一幅幅画卷。枣花,一抹不起眼的小众花卉,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却酝酿出浓厚的乡情与诗意。

“忽忆故乡树,枣花色正新。”清代潘内召在《咏枣花》中,简约的词汇勾勒出枣树开花的生动画面。“东邻西舍两三家,簌簌墙头落枣花。”乡下人家,家家门前少不了一棵枣树。枣花潜入诗行,带着泥土的芬芳和故乡的影子。春天里,枣树羞涩地捧出嫩叶,夏日,细细碎碎的枣花,朵朵小巧秀气、素雅淡美,带给人小感动,秋风起时,枣树又毫不吝啬地展示累累硕果,而后叶片飘零,为即将到来的冬日奏出一曲挽歌。

古诗词中的枣花,是大自然的馈赠,也是文人墨客情感的寄托,它们承载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深深的家国情怀。

枣花的香气,是童年的味道,是故土的呼唤。小小的枣花,总能在诗人的笔下放大成满满的乡愁。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苏轼眼中,枣花不只是自然的一个元素,它还成为了联系乡人情感的纽带,伴随着村民的日常生活,增添无尽的乡村情趣。村南村北,枣花纷纷,簌簌作响,飘落在衣巾之上,身穿麻衣的老农在老柳树下叫卖声起。枣花的形象常常是娇小可人,不浮夸不张扬,以实实在在的甜香,清新着粗犷的乡风。

吟诵枣花诗,耳边似乎能听到明清诗人笔下的枣花低语。明代袁华的《上巳日晚步商墓西村》:“桑叶青时戴胜飞,红红白白映柴扉。枣花欲落缲车响,连臂行歌缓缓归。”清新的画面,朴实的生活,让人眼前不由浮现枣树的花,细密而轻柔,如云般洒落,飘落到人们的头上、衣襟上,带来一阵沁人心脾的清香的画面。

宋代王溥的“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表达了枣花虽不显眼,却能结出实实在在的果实,质朴而不凡,花语透着甜蜜。枣花是乡间泥土的芬芳,清新质朴的美,不似牡丹般繁华夺目,却有一种质朴的美感,仿若村野间纯真的少女,不施粉黛,依然清新脱俗,以它的朴实无华,成就了果实的甜美。人生亦如此,默默耕耘,自然能收获满满的果实。

枣花,是诗词里的一抹清新,是心中永恒的乡情,带着泥土气息的乡愁和时光的深情。

枣花,故乡的印记,田园的诗篇。在岁月的长河中,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尽向往。历史变迁,枣花依旧,我们的心中,永远有一片属于故乡的田园,枣花的诗意如永恒璀璨的星辰,照亮着我们内心的温柔角落。让我们与枣花共舞,感受那份最温柔的涟漪。(田雪梅)

责任编辑:王丽丽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