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成县 生态养蜂“蜂”景好
2024-06-17 10:21:00 来源: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张敏

微信图片_20240614155241.jpg

群众利用庭院发展蜜蜂养殖。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张敏 文/图

“嗡嗡嗡……”盛夏的成县二郎乡,万木葱茏,山花烂漫,正是蜂农收割蜂蜜的大好时节。走进二郎乡店子村蜂农魏保平家的养殖基地,一个个蜂箱错落有致地摆放着,伴随着不绝于耳的嗡嗡声,养蜂人在蜂箱之间来回穿梭,搬运、割蜜、摇蜜、装蜜……一罐罐甜蜜美味的“致富方”让群众过上了富足的好日子。

成县二郎乡森林资源丰富,气候温凉,花卉资源丰富,每年春夏季,漫山遍野的奇花异草争相开放,是一个天然的巨大蜜库。群众依托得天独厚的蜜源植物打造“天然蜜场”,产业因山而生,也因山而盛,走出了一条特色生态产业发展的增收之路。

“我养了7年多的蜜蜂,自行试验出的水泥蜂箱养殖蜂蜜成本仅仅是传统蜂桶养殖的十分之一,产量也是极好的,且蜂蜜质地纯正、绿色环保、味道香甜。今年76箱蜜蜂,每次开箱能取5斤蜂蜜,预计年收入1万余元左右。”养蜂人魏保平谈起自己的“甜蜜”事业很是自豪。他自行试验出水泥封箱养殖技术,并根据中蜂习性采用“养蜂+淫羊藿”相结合的养殖新模式,既增加了中药材淫羊藿的产量又促进了养蜂效益。

养蜂人魏保平的增收致富故事,只是二郎乡如火如荼的中蜂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乡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党建引领、党员带动,探索发展以中蜂养殖为主的生态经济,通过中蜂养殖技术培训、产业奖补等多种措施,积极培育致富带头人、养蜂能人,组织开展养蜂技术经验交流会,动员扶持农户利用房前屋后,闲置土地发展中蜂养殖,为群众增收开辟了新通道。

“我们组织养殖户到多地考察学习中峰产业发展的先进典型经验,全乡发展蜜蜂养殖约6300箱,预计产量达30多吨,产值达200多万元。同时,借力蓄能,建设了蜜酥就业工厂,延伸了产业链条、拓宽了销售渠道、增加了群众务工收入,真正做到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和群众收益提高的互利共赢。”二郎乡党委书记李厚岑说。

责任编辑:王丽丽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