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瓜州县河东镇六道沟村位于河东镇集镇,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共有485户1571人。村党总支下设2个党支部,现有党员96名。全村总耕地面积14344亩,农业产业以玉米、饲草、枸杞种植和肉牛养殖为主。2023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654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40.81万元。村内有甘草加工、养殖、农机等合作社12家。2021年以来,六道沟村先后获评市级“样板党支部”、县级“示范党支部”等荣誉。
集中托管土地300亩发展玉米产业
近年来,河东镇六道沟村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契机,按照“组织推动、合作社经营、农户自愿、利益共享”的发展思路,通过“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土地托管方式,创新推广实施耕、种、管、收、售为一体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实现了土地集约高效利用,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走出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新路子。
全程托管 解决后顾之忧
六道沟村常住人口645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186人,人口老龄化严重,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劳动力不足,土地无人耕种的趋势逐步凸显,产出效益不高等问题成了摆在村党总支面前不得不解决的难题。
面对这一状况,村党总支多次走访种植大户和产业带头人,听建议、想对策,经过党员群众集思广益、认真分析研判后,确定了“组织推动、合作社经营、农户自愿、利益共享”的发展思路,在土地“全程托管”上做文章。为此,村党总支通过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外出学习、向上级相关部门咨询等方式,借助全县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利好政策,由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牵头,集中连片流转土地300余亩,并与瓜州县俊发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服务协议,由其承担作物耕、种、管、收、售等“一条龙”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定向种植玉米,相比农户经营每亩地可节省成本100元,每亩增收200元以上。
同时,县农机中心为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每亩补贴80元,在实现降本增效的同时,还达到了稳产共赢的目标。“土地托管”的实施,既解决了“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的难题,又实现了粮食的优质高产,真正让外出务工、年老体弱群众“离家不丢地,不种有收益”。
为群众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
健全机制 赋能双向增收
土地流转、托管后,怎样保证各方收益让种植效益实现最大化?这是摆在眼前的现实问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六道沟村创新推行资金兜底和盈利提成制,由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同农户签订“保底收益+分红”合同,每年年初先行支付农户500元/亩的保底租金,让农户吃上“定心丸”,年底获得收益后扣除成本,剩余部分由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与农户按照7比3的比例进行二次分红,两者叠加后,农户每亩获得收益超过800元,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9万元,让农户和村集体实现“双赢”;同时,针对有务工需求的本村富余劳动力按照“土地托管+就近务工”的模式,以120元的日薪进行田间劳作,托管土地农户户均年增收1.2万余元,有效解决了部分农户因耕地面积小,土地托管后收入低的难题,真正实现了农民保底收入有“租金”,进社区务工有“薪金”,二次分红有“奖金”,为农户持续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群众腰包“鼓”了,生活幸福感也不断提升。
河东镇“草香香”牧草专业合作社
为农服务 助推农业增效
土地托管项目的实施,不仅给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利,同时也为村集体经济壮大多了条路子。
为进一步扩大效益,帮助群众发展饲草产业,村党总支积极探索饲草机械化、社会化服务的为农服务模式,争取资金29万元,购置饲草打包机,与双赢富民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草香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达成协议,以租赁的方式,为群众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每年向村集体支付租金2.6万元;同时,按照“订单式种植、托管式管护、直供式销售”的形式,与本村年龄较大的30余户农户签订青储玉米订单协议1200亩,由合作社进行统一选取品种、统一配方用肥、统一精细化管理、统一收割打包、统一拉运销售,相比之前农户自种自销,通过订单种植和农业社会化服务,每亩地可增加收入600元。农业社会化服务在生产经营中全面推广应用,助推农业生产现代化进程,在促进农业增产的同时,进一步扩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民增收“钱”景,为集体经济壮大、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后记:六道沟村的成功发展有三个方面可供借鉴的经验:一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结合本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科学谋划设计,积极探索实践,有效组织动员,确保党的强农惠民政策用好用足,用出效益;二是坚持因地制宜,立足优势,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和“保底收入+二次分红”的经营模式,进行“土地托管”规模化经营,实现农村资源更高效率的重新配置,带动了村集体、农户经济的“双增收”,为助推乡村振兴迈出了坚实步伐;三是积极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和农业社会化服务融合发展新路径,充分发挥村集体牵头引导和居间服务作用,推进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服务主体、农户“三方”共赢。(河东镇人民政府 宗延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