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胥蕾 朱越
5月,走进崆峒区柳湖镇新李村、赵堡村、永红村、八里村的“和美乡村”示范带,一栋栋错落有致的民居小楼渐次排开,一条条宽敞整洁的水泥路连接各村各户,一处处郁葱夹杂缤纷的花草树木镶嵌交织,村民安居乐业、团结和谐,一幅天蓝地绿、山清水秀、村美人和的幸福美丽画卷。
乡村美丽,流金淌银。优美的环境也给群众带来经济实惠。柳湖镇八里村依国道312线、省道S216线分布。近几年,村民依托房屋庭院空旷,毗邻国道省道的便利条件开起了农家乐。
为了让乡村增“颜值”、村民农家乐越办越红火,今年,柳湖镇结合人居环境整治,在八里村大力实施47户3790平方米的312沿线两侧风貌改造项目,持续改善乡村环境面貌,让农家乐等庭院经济成为村民收入持续增长的“新引擎”。
“以前门口的环境又脏又乱,围栏都是各家自己装的,有的是用木头围的,有的是铁网。现在镇上给我们把围墙统一修缮了,又做了绿化,种上了花,很好看,农家乐的生意现在也越来越好了。”八里村农家乐经营户张志龙说。
项目的实施,彻底改善沿线人居环境,有效巩固扬尘污染治理成效,为群众创造舒适舒心、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答题”。柳湖镇地处泾河川区西段,土地肥沃平坦,水源丰富,并且距离中心城区近,非常适宜发展设施蔬菜和乡村旅游业。立足这样的区位优势,柳湖镇在新李、永红、赵堡等村相继建成蔬菜配送中心、生态园、市民菜园,打造出了“鼎旺”“永红辣椒”等蔬菜品牌,累计修建日光温室727座,钢架拱棚1600座,年种植蔬菜5324亩,蔬菜产业从业人员450户1300余人,年产值达到4800余万元。
与此同时,该镇按照涵盖西片新李、永红、赵堡、八里、麻黄、柳湖六社6村社为主的“乡村文化旅游产业经济带”发展布局,先后建成新李乡村记忆馆、八里虎山红色博物馆,建成以赵堡人家为代表的农家乐5处,初步形成了集康养新李、果蔬永红、田园赵堡、红色八里、生态麻黄为一体的乡村文化旅游产业经济带,初步绘就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连线成片、串珠成链的乡村振兴“和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