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解锁毛井镇强镇富民密码
2024-05-28 09:14:55 来源: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王甜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王甜

风车悠悠山间转,梯田叠叠环山绕,牛羊点点悠然去……地处环县西北部的毛井镇,美食云集,风光无限,是历史悠久的养羊之乡。近年来,毛井镇立足资源优势,持续打造“大件羊肉”美食品牌,培养美食人才,做优做强美食产业,走出了一条别具特色的“舌尖”致富路。

数据显示,2023年全镇累计接待游客2万人次,仅快递外发羊肉3500多件,实现销售额280万元。

美食为媒 催生舌尖味蕾“新经济”

“去毛井吃大件”是很多美食爱好者的共识。

它的魅力源自大自然的慷慨赐予。在毛井,广袤的草场滋养着自由奔跑的山羊,它们在纯净的环境中悠然采食,丰富的自然食谱赋予了独特的味蕾体验。

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味美不膻……寻味毛井,点题的往往是这份带着西北豪爽之气的大件羊肉。

在毛井镇红砖城子村,村民李维琴是做大件羊肉的一把好手,也是“大件羊肉”的明星制作户。对她来说,“打平伙、吃大件”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老手艺。

“咱们的羊都是半放牧饲养,是真正吃着中草药长大的,肉质、口感都没的说,很受游客欢迎。”李维琴介绍,“每逢节假日,北京、天津、宁夏、西安等各个地方的游客都慕名而来,最多的时候仅一天就卖了13只羊。”

依托美食声名鹊起的毛井镇,发展迄今已颇具规模和名气。目前,在全镇范围内先后挂牌命名毛井大件羊肉制作明星户30余户,扶持开办了“龙家山庄”、红土咀村惠菊香、高家洼村冯维汉、黄寨柯村张玲荣等一批人气较高的大件羊肉农家乐。主要以制作毛井大件羊肉为主,同步发展十大碗、燕面揉揉、杂粮饼等特色小吃。

文旅融合 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如果说美食是毛井的“灵魂”所在,那独具西北特色的草原风光便赋予了毛井特有的“灵气”。

草长莺飞时,去毛井大草原感受旖旎风光,这里原野辽阔,大地犹如铺满绿色绒毯,高低起伏,远处连绵群山上,笔直挺立的白色风车散落其中,令人心旷神怡。

除自然风光外,毛井自古以来就是崇文重礼、尚艺兴体之地,文体活动兴盛。该镇以体育赛事为驱动,通过举办“羊羊”运动会暨毛井镇村BA、草原风情跑等文体赛事,打造“体育+旅游”新业态,点燃经济发展“新引擎”,实现“以体兴旅、以旅兴业”的良性互动,助推乡村振兴。

近年来,毛井镇持续做好景点打造、美食开发、活动赛事等三篇文章,依托广阔的天然牧场和壮观的光伏风电场,先后打造了毛井大草原和大红马草原。同时,建设民俗体验窑洞、发展庭院经济,着力把毛井镇打造成为集塞上风电观光、草原避暑康养、特色羊肉体验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强镇。

产业赋能 助推镇域经济“加速跑”

驱车驶入毛井镇时,随处可见的羊群正在草场上悠闲散步、觅食。

这里几乎家家都养羊,穆世祥也不例外。

2019年,当杨东掌村村两委带着湖羊调引奖补政策和草棚羊棚建设补助政策找到他时,这个常年在外打拼的男人便萌生了在家养羊的想法并在当年就调引了10只湖羊开始养殖。

几年的发展让穆世祥的养羊效益一年比一年好,目前,他家湖羊存栏达70多只,年均收入超过5万元,仅在去年,他就出栏羊羔100只以上,收入近7万元。

近年来,毛井镇以乡村振兴为统揽,聚焦群众增收,坚持把肉羊产业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来抓,通过扶持龙头企业搞带动、风光草原旅游促消费、电商直播带货开销路等一系列措施,持续推动全镇羊产业高质量发展。

同时,按照“宜山则山、宜湖则湖、宜滩则滩”的原则,毛井镇进一步稳规模、延链条、强品牌,确保基础母羊存栏10万只、牧草种植10万亩以上,力争2024年底全镇羊只饲养量突破30万只,养羊农户人均来自羊产业收入达到9000元。

以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赋能草羊产业发展,激发镇域经济活力,促进群众增收致富,毛井镇在推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跑出新的“加速度”,和美乡村的美好愿景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

责任编辑:王丽丽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