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西峰区 “老传统”里辟出致富新路
2024-05-27 10:53:08 来源: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毛娜娜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毛娜娜

庆阳市西峰区肖金镇纸坊村地处川区,3600多亩耕地中有2000亩为山地,所剩不多但依山傍河的川地是祖祖辈辈心中难得的“宝地”。村民们有在川地种植甜瓜的传统,但长久以来,零散露天的种法依然只能靠天吃饭。

今年,村子大胆尝试,甜瓜面积由原来的“少而散”转为集中连片,今春拔地而起的140座瓜菜大棚有望让村民和村集体收入达到该村历史最高水平。

这几日,基地瓜苗移植已经接近尾声,稍早前栽植的棚内,长出来的甜瓜已经有拳头般大小。基地今年栽植的瓜苗全部出自村民赵真生之手。

“我们今年从正月二十几就开始育苗了,培育了9万多瓜苗,4个品种,自己育的苗代价低,栽起来方便,成活率也没有问题。”赵真生说,外购瓜苗一株成本需要1.5元,而就地育苗一株成本只需要0.5元,赵真生凭借十多年的甜瓜种植经验为村子今年的甜瓜产业投资节约了近8万元的成本。

2021年,西峰区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各村成立集体经济联合社,纸坊村村民脱富红接任新庄组组长一职,成为经济联合社成员,在为集体经济发展出谋划策的同时,也成了产业路上的重要劳力保障。

“瓜苗生长期用水量大,要保证每个棚供水正常,也要确保所有瓜棚棚体完好。”脱富红说,今年,纸坊村集中流转140余亩土地,瓜菜大棚由去年的17座增加到了140座,由集体经济联合社牵头,按照“前季瓜、后季菜”的思路进行倒茬种植,以期实现土地产出效益的最大化。基地现有的140座瓜菜大棚,村集体自主经营25座,其余115座全部交由村民承包种植,最大程度让利于群众。

据村民脱富红介绍,纸坊村祖祖辈辈都有种植甜瓜的传统,但以前都是露天种,种的老品种,用的老技术,也不讲究品牌。村里没有产业,村民穷,村子更穷,纸坊村的集体产业收入多年为零。

“今年,经济联合社和群众都抱着很大的希望,我们成立了纸坊川区瓜菜基地建设领导小组,成员有种植大户,也有技术专家,由经济联合社对基地进行统一的管理、统一的技术指导、统一的销售、统一的包装。”肖金镇纸坊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经济联合社理事长赵一凡说。

据了解,今年百亩甜瓜基地、百亩辣椒基地、百亩玉米套种大豆基地和写生基地,预计可以为纸坊村村集体带来收入25万元。

责任编辑:王丽丽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