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杜爱兄 郭小敏
初夏时节,走进静宁县界石铺镇西川村的“口口”食品醋厂加工车间内,只见一口口大缸整齐排列,一个个陶缸正淋醋汁,吕家父子吕小伟和吕帅帅两人穿梭在各个车间,或进行搅拌发酵,或调整淋醋的容器,缕缕醋香扑鼻而来……
“老家在界石铺镇七里村,这些年一直在会宁县制作销售手工醋。去年在老家公众号上看到我们镇的归雁工程暨招商项目推介后,我发现有个空闲厂子的地理位置很好,临近312国道,大小很适合做醋厂。”吕帅帅说。
近年来,吕帅帅的父亲一直想让儿子回家乡发展,恰巧归雁工程项目让父子俩达成共识,当即就租下厂房进行改造,并提前注册成立了“醋婆婆”这个商标品牌,为家乡的经济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作为界石铺镇归雁人才代表,吕家父子两人始终秉承着“产品如人品,做醋如做人”的经营理念和生产准则。自经营醋厂以来,吕家父子从附近村民家里收来小麦、谷子、黄豆和麦麸等原材料,历经淘洗、蒸煮、发酵、搅拌、淋醋、陈酿六个主要步骤和80-100天的发酵,他们酿出的手工醋口感丰富、色泽莹润、醋香浓郁、酯香醇厚,深受消费者喜爱,“醋婆婆”品牌在十里八乡已小有名气。
吕帅帅通过电商直播等方式打开销售新渠道,“醋婆婆”手工醋在电商平台也逐渐崭露头角,收获了数十万粉丝。
“目前醋厂每天的产量不多,大部分都通过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销售,下一步,我计划适当扩大产量,缓解供不应求的状态。”吕帅帅说。
从“孔雀东南飞”到“春暖雁归来”,依托界石铺镇现代设施蔬菜产业园、红色文化体验园、电商产业园等平台,界石铺镇正在积极推动在外发展人员返乡创业,强力实现人才回归、资金回流、项目回迁,持续推进“归雁”工程,全力做大“回归”经济。
如今,静宁县界石铺镇这片“红色热土”已变成返乡创业的“绿色沃土”,一个个返乡创业人员在红色大地上落地生根、茁壮成长,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鲜“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