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我与甘农报 相伴三十年
2021-08-24 10:39:34 来源:新甘肃·甘肃农民报 编辑:王丽丽

师范学校毕业那一年,我被分配到一所偏僻乡村小学教学,在与学校仅隔一墙的村委会见到甘肃农民报,这一晃就是三十多年。三十多年里,读“甘农报”,用“甘农报”,与“甘农报”相交,这种相伴多年的情谊怎么能忘记?

在《甘肃农民报》喜迎创刊70周年的日子里,叙叙旧,回味您,别有一番风味,我真诚祝福“甘农报”!

我至今清楚地记得,那是1991年8月下旬,我当老师的第三天,中午时分,我和同事到校门口散步,正好邮差来送报,我接过邮递员递过来的学校几天的报纸,同时也看到村委会的报纸中夹着几份我学生时代未见过的报纸——《甘肃农民报》,我一下子被吸引住了。我是农民的孩子,上师范学校后,又回到乡村教书,对农村自然感情深厚,于是我去村委会村文书手中借了一张《甘肃农民报》,好奇地阅读起来,觉得这张报纸通俗易懂,栏目丰富。

那时候没有网络,知识储备主要靠读书读报刊。三四个月间,我就一直借阅村上订的《甘肃农民报》。

每逢星期一和星期五,我便急切地等待“甘农报”的到来,如饥似渴地阅读、思考。那时我觉得几个专栏办得不错,尤其是“青年人”专栏,发表农村青年文章,歌颂农村青年;“知心大姐”子栏更是为农村青年人答疑释惑,为农村青年人励志,鼓舞农村青年点燃生活的希望,创业的信心;“春雨”专栏就像是一片生长梦想的沃土,成为农村文学青年的摇篮,滋养着农村一批批热爱文学的青年心中的万紫千红;“农家富”专栏为农民科学种田提供了宝贵的致富经。还有“农家内外”“点点滴滴”等专栏令人喜欢。

1992年,我开始订《甘肃农民报》,每张报纸我都舍不得丢弃,一一装订成册。一次,有一沓报纸让母亲撕去一张剪了鞋样,我知道后,心疼了半天,母亲也十分难为情。当时,我教学的相邻地,有个家长爱科技种田,我借给了他一部分,后来因为进城工作原因,就把收藏的报纸赠送给了担任村上农民技术员的妻哥。进城工作后,由于多年在宣传部门工作,每年我都坚持订阅《甘肃农民报》。去年以来,《甘肃农民报》顺应新时代,版面样式变了,栏目新了,深度采访报道多,版面和内容更有深度、大气了,我由衷地赞叹。

随着对“甘农报”了解程度的加深,以前酷爱诗歌写作的我,便产生了给“甘农报”投稿的想法,有一阵子,乡里种地农民普遍弃地经商,我便赶急写成《令人忧虑的弃地现象》一稿,寄给“甘农报”编辑部。不久,便被二版当头题刊出,乡亲们看了,对我大加赞赏。不经意间,我那一年竟然向“甘农报”投稿48篇,有12篇被采用,报社的编辑还书信指导我的稿件。1993年8月,我正式被甘肃农民报聘为通讯员,1993—1994年年底,我又两次被甘肃农民报社评为“优秀通讯员”,同时被市委宣传部、市广播电视局评为“优秀通讯员”,使我当时的农村生活充实了很多。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没想到,这一相识相知就是三十余年。三十多年间,我与《甘肃农民报》结下不解之缘,《甘肃农民报》无数次鼓励着我前进,从1995年开始,我的《金张掖小康新景观》《沙井镇蔬菜“坐”飞机直供香港市场》《朱跃明 拼出来的“牛老大”》《张掖市甘州乡村旅游收入突破亿元大关》等近千篇新闻报道被《甘肃农民报》采用。这些年,我20多次被甘肃农民报社评为“优秀通讯员”“优秀特约记者”,10多篇稿件被《甘肃农民报》推荐,先后获“中华全国农民报好新闻和“甘肃新闻奖”二三等奖,不仅很好地宣传了张掖,而且也促使我成长。这些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甘肃农民报》历届编辑老师的支持,我深深地感激他们。

《甘肃农民报》价格亲民、内容贴近“三农”,是指导农民科学种田的好帮手,借助宣传部报道员采访等工作机会,我积极宣传推广。告诉大家,《甘肃农民报》是我们自己的报纸,为这张报纸赢得了更多的理解与支持。最多的时候,《甘肃农民报》在我工作的县区竟然达到5400份。作为一名忠实读者、老通讯员,看到《甘肃农民报》的发展与成绩,我自己也欣喜不已。

今天,回味着与甘肃农民报社的缘分和相伴三十多年的历程,我心中激荡着一句古诗:“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在以后的岁月中,我会和你一直紧紧牵手,因为一路上有你,前行的路便不再孤独。至此,真诚地祝福《甘肃农民报》,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上,一如既往,砥砺奋进,书写出更多接地气、亲农民、扬正气、铸精神的新华章,绘就出乡村振兴更壮美的画卷!

(作者朱兴忠系中共张掖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