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华亭乡村的“和美”之道
2024-05-11 10:59:30 来源: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何香利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何香利

一步一景,如诗如画;一村一韵,彰显和美。初夏时节,漫步华亭市上关镇各村社,村景焕发新颜,产业串珠连片,新风扑面而来……

近年来,华亭市大力发展乡村振兴,全域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形成了“以点带面、梯次推进、整体提升”的工作局面,实现了从“一处美”向“一片美”,从“环境美”向“生活美”,从“外在美”向“内涵美”……小镇村落的美丽嬗变在灵秀上关接连上演。

擦亮底色提颜值

“环境翻天覆地,泥巴路没了、老旱厕不见了、空气清新了,在村里住着也舒适。”在上关镇上关村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张维坤站在自家院子里,向记者细数着变化。

走进上关镇上关村,村落风光优美、道路平坦宽敞、院落干净别致、设施健全完善、村民和睦安宁……漫步其间,处处皆景。

道路硬化、河道整治、垃圾处理、广场修建……近年来,上关镇在和美乡村建设中从细处着手,向实处出发,以“绣花功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持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稳步刷新村容村貌“高颜值”,还促进了城乡颜值品味“双提升”。

向“美”迈进,绿水青山底色更亮。“从前的泥泞路变成了硬化路,以往的臭水沟变成了幸福巷,更新的不仅是村容村貌,更是群众幸福生活指数。”上关村党支部书记张宏云介绍说。

产业先行促振兴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上关镇坚持做大特色优势,丰富乡村业态,壮大集体经济,按照一镇一特色、一村一品,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充分挖掘生态康养田园小镇的价值和潜力,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鲜活力。

上关镇依托草莓种植技术成熟、经济效益良好、产业潜力巨大的优势,不断延链补链强链,推动草莓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让草莓产业成为群众增收的“致富果”“振兴果”。

“我们今年种植的草莓品种有雪兔、天仙醉、白雪公主等多个品种,个大味甜,刚上市就供不应求,每天都有好几十名游客前来采摘。”草莓基地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目前,该基地草莓每年元旦左右上市,采摘期可持续到6月中旬,每年需要日常田间管理劳动力200人次,带动上关村、半川村等农户增加收入2万余元,村集体每年收入3万元。

如今的上关镇,新产业串珠成链,新业态各美其美。

塑形铸魂增动能

“参加人居环境整治、开展志愿服务、培养莘莘学子……这些,都可以得到积分,在积分超市里兑换相应的奖品。”上关镇上关村村民陈文晶正在“积分超市”兑换生活用品。

陈文晶口中的积分正是上关镇激活乡村文明新风的新招——“乡村振兴积分制”。

对于村民来说,“积分制”是实实在在看得到、摸得着的实惠。“通过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结合的方式,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不断培育文明乡风。”上关村积分超市管理员保荣荣说。

宜居宜业,“塑形”当先;和美乡村,“铸魂”为要。近几年,上关村围绕群众参与、自治管理,充分发挥支部党员、村民议事、村规民约、志愿服务等建立积分体系。按照标准量化考评,每月村组织工作人员集中开展积分评分。

当前,上关镇通过乡村振兴“小积分”打通了乡村治理“神经末梢”,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升了和美乡村建设的“软实力”,彰显着乡村建设的“和美”新风。

责任编辑:王丽丽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