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玉花正麻利地间苗。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曹勇 文/图
说话快人快语,做事雷厉风行,培育辣椒苗更是行家里手,周边群众都亲切地称方玉花为“辣嫂”。
难过的“南果”
今年54岁的高台县宣化镇利号村农妇方玉花是一个闲不住的人。
“卖过酿皮子,织过手套子,做过粉条子,收过废铁,开过花店。”提起过往经历,方玉花倒豆子般快人快语,似乎在说别人的事,说完哈哈大笑。只要是能赚钱的行业,方玉花都想试试,想通过自己的双手改变家庭的窘境,但最终这些行业都没能让方玉花发家致富。甚至因为“南果北种”赔了钱。
几年前,方玉花劝说丈夫拿出家里的积蓄,流转了本村80亩耕地,成立了高台县大农高新蔬菜专业合作社,建起了34座日光温室,信心满满地种起了茄子、辣子、西红柿等常规蔬菜,主要为县城蔬菜店和超市配送,因为市场竞争力不强和过高的人工成本,几年下来,方玉花并没有赚到多少钱。
“‘南果’更让我难过!”方玉花告诉记者,种蔬菜不挣钱,她又多方考察,在温室大棚内搞起了“南果北种”采摘园,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先后种植了火龙果、无花果、人参果、木 瓜等南方水果,虽然也种植成功了,但地域、人口、消费水平等条件的限制,来采摘园看的人多买的人少,销路不畅,当年采摘园赔了200多万元,随之而来的土地租金、人工费用、银行贷款等犹如一座座的大山,更让她寝食难安。
向荣的“椒苗”
方玉花是一个倔强的人。
一次次打击,方玉花很消沉,但生活的重担和拖欠的资金容不得她退缩。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方玉花继续打起34座日光温室的“主意”。
“随着蔬菜种植业的不断发展,蔬菜苗的市场需求很大。”因有着之前种植辣椒时自己育苗的成功经验,加之政府扶持的48万元创业贷款到位,方玉花于2018年忍痛割爱挖掉了已经挂果的“南果”树,购买了两台育苗设备,在温室大棚内专心开始了辣椒苗培育。
“菜苗虽小,但风险很大,不是经验丰富的人是不敢从事育苗工作的。”方玉花告诉记者,她都是订单培育,客户将种子交给她培育,70多天后就要等着来拉苗栽植,如果育苗中途出现任何问题,不但要赔偿客户种子款,更要赔偿农户贻误农时的费用。因此,每次接到订单种子并下种后,她都会时刻关注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及天气变化情况,随时做出调整,确保万无一失。
而即便做到事无巨细,也难免有纰漏。2019年,因管理经验不足,加之雇佣的工人不熟练,导致4座大棚的辣椒苗出了问题,赔偿客户10多万元。今年4月10日间苗时,又差点酿成大错,当日早晨有几名农民工在别处拔过洋葱,下午又来到方玉花的育苗大棚间苗,这几人接触过的辣椒苗瞬间被“感染”,得了猝倒病。“幸亏当时发现及时,只损失了300多盘辣椒苗。经过紧急处理,没有造成更大损失。”方玉花说。
“没有丰富的经验,不知道能不能育好苗!”今年1月份,带着疑虑,高台县新坝镇一位村党支部书记来到方玉花的育苗大棚,当看到棚内欣欣向荣的辣椒苗长势良好,二话不说就与方玉花签订了 500亩辣椒苗培育合同,放心地将辣椒种子交到了方玉花手中。
诚信的“辣嫂”
方玉花是一个诚信的人。
4月16日,记者在方玉花的育苗大棚看到满棚绿茵茵的辣椒苗长势喜人,方玉花则和几名务工妇女麻利地间苗。
随着“椒香”四溢,方玉花在育苗市场站稳了脚跟。方玉花告诉记者,2023年,高台县农业农村局又投资48万元将她的温室改造升级,她的辣椒苗在高台县及周边酒泉、金塔、玉门、临泽 等市县都打开了市场。今年,她在高台县巷道镇、南华镇又租了温室,加上自己的34座,育了43棚辣椒苗,6棚番茄苗,总共2722万株,都有订单,毛收入可达230万元,除去各项成本,净落80万元没问题。
在方玉花的影响和带动下,近几年,宣化镇辣椒种植面积稳定在1000亩左右,种植户达200多户,收入达360万元,吸纳闲散劳动力500多人,已形成了育苗有订单、外销有市场、种植有基地、带动有目标、务工有钱挣的辣椒产业循环链。
在大棚内摸爬滚打多年的方玉花如今在村民眼中是一个成功的人,而方玉花的成功,除了不服输的“倔强”性格外,还与她的诚信有关。方玉花告诉记者,前几年赔了钱,拖欠了工人工资和农户土地租金,甚至有一年大年三十被多位村民堵在家中要钱,幸亏当时村上领导出面劝导,村民离开了,但对村民的愧疚却成为她无以言表的痛。“村民大年三十还来要钱,说明也是确实遇到难处了”,所以这几年只要有收入,哪怕自己再难,她总是会第一时间给村民还钱。
“心直口快,待人和善。”这是务工者闫玉红对方玉花的评价。闫玉红告诉记者,她在方玉花的育苗大棚已连续打工3年,虽然辛苦,但心情畅快,一天挣120元,前几年,有时工资都 发不了,但只要一有钱,方玉花就会打电话送过来。“为方玉花打工,从来不会为工钱发愁。”
青翠欲滴的辣椒苗托起了方玉花的希望,也托起了她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