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民网讯(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王甜)5月7日上午,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甘肃省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展销主会场系列活动暨第十九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第十九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将于6月10日至6月14日在庆阳举行。
庆阳香包传承久远,生生不息。自2002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了十八届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成为当地一张靓丽的名片。
此次香包民俗文化节以“香约庆阳 包容天下”为主题,包括开幕式、迎宾晚会、庆阳文旅融合发展招商引资项目推介大会等内容,同时举办全国民俗文化邀请展、庆阳民俗文化精品展、非遗沉浸式体验示范活动、“和谐庆阳大舞台”群众文化展演、商贸展、庆阳民俗文化普品展、特色农产品展销、庆阳非遗美食品鉴等多项活动。
其中,非遗沉浸式体验示范活动是今年的节会亮点和特色。今年,全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系列活动主会场设在了庆阳,与第十九届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一同举办,为香包民俗文化节增添了一份更加厚重的文化元素和深沉底色。届时,将开展“非遗购物节”“非遗进校园”示范、“非遗+旅游”融合点考察调研等系列活动。邀请省内13个市州通过非遗展品呈现、组织非遗传承人活态展演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展示全省各地非遗系统性保护成果。
近年来,庆阳市围绕香包等民俗产品深度挖掘、深入开发,加快形成文旅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当前,庆阳香包已成为庆阳特色民俗文化的代表符号,小香包绣制已经形成了大产业,从业人员达到10万以上,产品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值达7500多万元。在陇原妇女的巧手飞针走线间,小小香包正在走出小山沟,走向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