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漳县:小木耳铺就致富路
2024-04-30 09:49:07 来源: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李志斌 马金满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李志斌 马金满

时下,走进漳县武当乡木耳种植基地,一座座木耳大棚排列有序,一排排菌棒交织而立,80多名务工村民穿梭在大棚之间,正在仔细对一个个菌棒进行开袋。

据了解,武当乡以每亩每年1000元的价格,流转土地50多亩,建成木耳种植基地,通过土地流转实现户均年增收2000元。

“前段时间,我们摆放菌棒,20多天赚了2000多元,这几天给菌棒开袋,也会有一笔收入。”张坪村赵尕凡说。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漳县武当乡采取“企业+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把土地、劳动力等发展要素与公司的技术、信息、市场等有机结合,累计投入710万元,建成木耳种植菌棚47座、晾晒棚23座,年挂棒82万棒,产干木耳6万公斤,产值430万元以上。

“原先外出务工,顾不上家里,现在在木耳种植基地务工,每天有100多元的收入,自家农活也顾得上,还能照顾老人和孩子。”村民蔡振中说。据了解,木耳基地常年带动周边50余名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采摘期吸纳短期务工达到150多人。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把木耳产业列为培育新兴产业的重中之重 ,依托发展基础和地域特色,用好用活各类资源,不断延长产业链,通过流转土地、吸纳务工、入股分红等措施,带动周边群众稳定增收致富。”武当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杨凯说。

责任编辑:王丽丽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