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怀有正在给绒山羊添加草料。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程娟娟 文/图
人到古稀之年本该是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但是在西峰区温泉镇巨塬村,72岁的赵怀有却不服老,扩规模、建办合作社,他依靠着对发展“羊产业”的热情,带动周边群众一起增收致富。
走进赵怀有的羊舍,上百只毛色雪白的辽宁盖州绒山羊个个体大膘肥,赵怀有正忙着给羊添加草料。过去他一直以饲养内蒙古绒山羊为主,每年通过售卖羊绒、种羊和小羊羔,收入稳定。2016年,赵怀有准备在原有的基础上大展拳脚,成立了庆阳世明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绒山羊产业。
2022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赵怀有了解到辽宁盖州绒山羊品种,因其产绒量高、体型壮大、遗传性能稳定的特点,很快,赵怀有便做出了一个大胆决定,一次性投资18万元,购回28只母羊和2只种羊,更换养殖品种。
“去年我估算了一下,除去喂养成本,纯收入能挣4到5万元,今年羊群数量增加了,预计收入比去年能多赚1到2万元。”赵怀有说。
和绒山羊打了一辈子交道,赵怀有拥有丰富的养羊经验,加之辽宁盖州绒山羊的自身优势,他饲养的成年绒山羊绒毛最长可达20公分,且产绒量高,深受客商的青睐。“质量好一点的羊绒,每斤价格在130到140元,去年我卖羊绒挣了2万多元,今年羊绒产量高,预计能卖3万元左右。”赵怀有高兴地说。
这些年,赵怀有在注重科学饲养、圈舍分栏养殖的基础上,把精力大多放在羊品种改良上,特别是在提高繁育率和成活率上下功夫。他介绍,养殖最忌急功近利,一只小羊从出生到交配繁殖必须满一年,这样既能保证羊羔品质又为以后提升繁殖成活率打好了基础。
作为村上养殖致富带头人之一,赵怀有还带动了30余户本村和周边群众养殖绒山羊,提高经济收入。
“我有两个愿望,一个是继续科学养殖,发展优良品种,提升绒山羊品质,第二个愿望就是带动周边的养殖户养殖优良的绒山羊品种, 互相交流养殖经验,把绒山羊产业继续扩大下去。”赵怀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