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客户端讯(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马雪娟)杏花微雨,草木生香。和煦的春风拂醒了沉睡的大地,也吹开了东乡县唐汪镇的万亩杏花。漫山遍野的杏花绚丽绽放,迎来最佳观赏期,不少游客三五成群,在杏花树下赏花、拍照。
游人在杏花树下拍照。
4月2日,以“多彩东乡·‘杏’福唐汪”为主题的2024年东乡县唐汪杏花旅游节系列活动在唐汪镇举行,此次活动将持续5天,以杏花为主要资源,推出文艺演出、越野巡游、书画笔会、非遗展演、农特展销等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旅游活动,让游客尽享山水风光、领略民俗风情、品尝东乡美食、体会发展变化。
唐汪杏花旅游节开幕式现场。
唐汪镇素有“丝绸古道河湟口,陇上杏花第一村”的美誉。这里洮河流经、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每年清明前后,白色、粉色的杏花如薄雾含烟,以不施粉黛、清丽出尘的风姿,给东乡的春天增添了诗意的色彩和神韵。
白里透粉的杏花开得绚烂。
来自兰州的游客张慧玲和家人从网上看到东乡县举办杏花节的消息,便开车来唐汪镇赏花。“第一次来这里,成片成片的花海真是太美了,随手一拍都很出片。歌舞表演很精彩,杏干酸甜有味,非常好吃。”她说,非常期待7月份再来唐汪镇体验采摘,品尝唐汪包核杏和大接杏。
游客拍杏花。
杏花节活动现场,省歌舞团带来的精彩文艺表演引得现场观众掌声连连。书画、非遗、农特产品展台前围满了游客,大家纷纷品尝、购买、拍照。
今年75岁的唐占霞,是东乡县文联书画协会的会员,也是土生土长的唐汪人,他每年都参加杏花节,用画笔和颜料为节会助兴。在活动现场,不一会儿的工夫,几朵国色天香的牡丹在他手下的宣纸上悄然绽放,围观的游客赞叹不已。
唐占霞正在画牡丹。
“游客多了,村民的日子也越过越好了。以前收藏画作的基本上是有钱人,现在普通老百姓也争相购买我们的作品。”唐占霞自豪地说,每年杏花节还有很多外地游客专门来找他绘画,东乡文化深受大家喜欢。
绣娘们向游客展示东乡刺绣。
东乡刺绣。
走进马巷村村民马如林的杏花园中,白里透粉的包核杏花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微风中传来淡淡花香。“白色的是包核杏,粉色的是大接杏,你看,小小的果实已经结上了。”78岁的马如林摘下一朵杏花,掰开花蕊向游客介绍着。
马如林的杏花林。
种了半辈子杏树,马如林把自家的800棵杏树当成孩子一样操心着。剪枝、喷药、授粉……每一项工作他都要认真盯着工人干,因此他的杏子产量高、品质好,很多游客尝过后,不仅大量购买,还会提前预订第二年的杏子。“丰产的时候,这些杏树一年能给我带来20万元的收入。”他高兴地说。
漫山遍野的杏花。
近年来,东乡县积极抢抓机遇,以花为“媒”,利用赏花资源推出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实现“风景”变“钱景”“颜值”变“产值”。同时,该县充分挖掘东乡美食、民俗风情、农特产品、奇山秀水等资源禀赋,坚持以项目促开发、以特色聚人气、以服务强体验,以产业带增收,全力带动了东乡形象大提升、特色文化大绽放、民俗风情大展示、特色美食大输出。
(视频、图片均由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马雪娟 采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