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漳县殪虎桥镇开展“我身边的代表”品牌创建见闻
2024-04-01 10:03:19 来源: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郭胜军 通讯员 李淑娴 石彦荣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郭胜军 通讯员 李淑娴 石彦荣

村里的留守老人到饭点吃不上饭怎么办;寒暑假村里的孩子没人辅导作业都“放羊”了,成绩上不去家长干着急;有发展产业意愿的农民朋友需要管理技术,谁来帮……这些困扰漳县殪虎桥镇群众生产生活的烦心事,随着去年该镇打造“我身边的代表”履职品迎刃而解,“代表常在 实事常办”成了该镇群众解决问题的新期盼。

史连科是漳县殪虎桥镇沙沟台村车厂社的农民,被群众选为县人大代表后,对群众遇到的每一件难心事都很上心。村里有个食堂就好了——这是去年2月,史连科在参加殪虎桥镇沙沟台村开展的“我身边的代表”主题活动时,听到的最多一句话,这也是村里留守老人和孤寡老人的心声。对此,史连科向村委会提出了自费改造村里闲置校舍为食堂的想法。随后,在镇村两级的支持下,经过1个多月的筹建,可容纳30余人就餐的漳县首个“爱心食堂”挂牌运营。

目前,村里来“爱心食堂”就餐的老人有24名。在史连科的善举感召下,“爱心食堂”的志愿者朋友圈不断扩大,村子蔬菜大棚里新鲜蔬菜以亲民价格端上餐桌,老人们吃着可口饭菜,直呼“史连科的人大代表我们没选错啊!”此举不仅激活了基层养老服务新模式,“爱心食堂”成了广大志愿者的日常“集聚地”和“大舞台”,吸引新的志愿者奉献爱心,史连科也荣登“定西好人”榜。

王雪鸿是殪虎桥镇东桥村党支部书记,也是一名县人大代表。她在开展“我身边的代表”活动中发现,村里不少家长对寒暑假“带娃难”的问题反映强烈。村里的张红女士讲述了自己的难肠事:“孩子假期在家不自觉写作业,我又读书少,辅导不了孩子的作业,看着人家成绩好的孩子很羡慕,我着急呀!”

面对张红一样的家长共情,王雪鸿利用驻村帮扶工作队、志愿服务者等现有资源,在村上组建假期作业辅导志愿服务队。随着假期志愿者服务队的“走马上任”,困扰村民们寒暑假“带娃难”的问题迎刃而解。

县人大代表朱文洲是群众眼中的致富带头人,他创立的漳县绿源苗木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当地群众70多户参与种植,户均增收8000余元以上。正在地头与农民交谈的朱文洲告诉记者:”我身边的代表“主题活动,让我近距离倾听群众心声,了解群众诉求,知道了作为人大代表该做什么、怎么做才效果最好,身边的群众对我的代表身份也越来越认同。

“以前有事都是我们找代表、等代表,现在代表们就像我们的‘左邻右舍’,为群众办事靠得住。”在漳县殪虎桥镇,提到人大代表的名字,群众会啧啧称赞。

漳县殪虎桥镇通过代表对话、代表会商、代表论坛、代表联动等形式开展的“我身边的代表”主题活动,让代表融入群众,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截至目前,该镇围绕养老服务、基层治理、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专题与群众深入交流,已开展活动60余场,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50余条,基本做到了群众关切的社情民意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责任编辑:王丽丽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