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文县:一叶一春 抢“鲜”开采
2024-03-19 10:26:09 来源: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刘玉玺 王淼 编辑:王丽丽

微信图片_20240318170740.jpg

茶农们穿梭在茶垄间,忙着“掐嫩取鲜”抢抓时令。

微信图片_20240318170700.jpg

嫩芽。

微信图片_20240318170734.jpg

茶农正在采摘嫩芽。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刘玉玺 王淼 文/图

一年之计在于春,茶园春色入画来。当前,随着气温回暖,文县碧口、中庙、范坝等乡镇的茶树开始吐露新芽,迎来今年首批“明前茶”采摘季,茶农们穿梭在茶垄间,忙着“掐嫩取鲜”抢抓时令赶“早”供应市场。

一芽一叶一抹香,一人一篓采茶忙。3月13日,在文县中庙镇肖家沟村茶园里,春风拂过,涌动着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色波浪。一排排茶树郁郁葱葱,绿意盎然,一芽芽茶尖嫩绿微黄,生机勃勃。茶农们腰挎竹篓穿梭茶垄间,随着指尖娴熟地翻转舞动,一个个嫩芽被轻轻采摘下,放入小茶篓里,将春天的“绿意”收入囊中,茶园里呈现出一派早春采茶忙的景象。

“目前,我们大面积引进和推广了龙井43号、中茶108、黄金芽及中黄1、2、3号等无性系茶叶新品种,茶树品种良种化达到了70%,能让茶农实现更好的增收。”文县茶叶产业开发服务中心主任马世福说,文县种茶历史悠久,宜茶区涉及碧口、中庙、范坝、玉垒等乡镇,主要分布在海拔600—1560米之间的白水江自然保护区边缘的山地,生态环境好,无污染,云雾缭绕,漫射光多,所产茶叶品质优良,是典型的“高山云雾茶”。

近年来,文县依托茶叶特色产业,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不断夯实茶产业基础、延伸茶产业链条、拓展茶产业外延,提升打造茶叶产业观光综合体验园,有效促进茶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据悉,文县茶区现有龙头企业9家、合作社107家,4.4万亩茶园获绿色认证。

“为了推动全县茶产业的高质量快速发展,我们积极谋划项目,申报实施了茶叶基地建设、茶叶基础设施建设等惠及民生的相关项目;强化科技培训,组织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开展了田园综合管理、加工销售等方面培训;强化宣传,引导农户积极主动发展茶产业。通过以上措施,有效推动了全县茶产业的提档升级,快速优质发展。”马世福说。

据了解,目前茶叶龙井43#鲜叶的市场收购价在400元-420元/斤,每亩茶园能收入上万元,采茶工人采摘一斤鲜叶的工价在100元左右,既富了茶农,又让周边群众实现了务工增收。“我们村民通过种植茶叶,而且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通过政府引导宣传,大家的人居环境也得到了提升,大家都有幸福感和获得感。”肖家沟村茶农祁小文说。

“当下,龙井43#才开始采摘,最近气温回暖快,到3月20日左右,就要大面积开始采摘,只有抢抓好时间,才能出好茶叶产品、卖出好价钱。”碧峪春茶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何文林说,“我除了忙着要照看厂子里鲜叶的甄选、收购、摊晾之外,茶叶加工的抖、带、挤、甩、拓、抓、压、磨……每道工序都亲自盯着。现在,随着我们生产工艺的提升,生产出来的茶产品,不管是口感和香气都在不断提升。”

“目前,我们镇的茶叶特色产业正朝着集游览观光、休闲娱乐、茶叶品鉴、电商配送、餐饮接待、酒店住宿于一体的生态茶园观光、茶旅融合发展小镇快速迈进。”在肖家沟茶园采摘现场,中庙镇人大主席张献周说。

山间茶农“采茶忙”,山下茶厂“茶芳香”。制茶车间里,浓郁的茶香扑鼻而来。从鲜叶到成茶需要数道复杂的工序,摊青、杀青、揉捻、晒干,每一个步骤都至关重要,这里的每一片茶叶子,都是村民们增收致富的“金叶子”。

茶叶成茶区群众增收的支柱产业。目前,全县建成有集茶叶产业发展历史、产品展示、茶文化体验等于一体的甘肃省唯一的茶叶博物馆。通过“茶旅”融合,延链补链强链,发展与茶园相关的农家乐、专业合作社、茶叶龙头企业数十家,带动茶区群众发展茶产业,茶农收入逐年稳定增加,逐步走上了一条绿色生态全产业化的发展之路。

“小茶叶”种成“摇钱树”。目前,全县宜茶土地面积有10.2万亩,已发展种植茶树10万亩,投产茶园7万亩,预计年加工茶叶600余吨,产值达2.5亿元。茶叶产业已成为茶区群众增收的支柱产业,在重点茶区,茶叶收入占到了农民收入的75%以上。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