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垄——乡村的脉络
2023-09-26 10:05:05 来源:甘肃农民报 作者 张强强

漫步于乡下,目之所及皆有垄的身影。

垄——对于有过农村生活经历的人来说,并不陌生。在我的东北老家乡下,更是遍布整个村庄,它们犹如精密的蛛网一般肆意,在悄无声息之间,就可在村子里营造出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恢弘气势。

在我的印象里,村子里的人对垄有着深深的依恋和执念,就连那些不识字的老人们都时刻把“垄”字挂在嘴边。“你家种了几垄花生、几垄苞米?”“今年收成能有几垄?”更是这些老人们在茶余饭后围拢而聚的家常话题。在他们的心中,垄的条数越多越好,因此村里村外都有数不清的垄,有祖辈们代代流传下来的,也有后辈人不辞辛劳垦荒栽培出来的。

在村庄的外围,一块块整齐划一的田地接连在一起,每一块田地都被无数条垄所铺满,每一条垄的长宽好似被尺子丈量过一样,用眼睛根本无法辨别出它们之间有无差距。这些垄的垄台上种植最多的就是苞米、花生、大豆和高粱,它们因生长在高于地面的垄台上而使身价倍增,天生就比那些蛮横的野草更为精贵和娇嫩。人们对待它们就像抚育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备至,无微不至地给予关怀。

村子里的男人们都是摆弄垄的高手。每到春耕撒种时节,父亲会套上马车装上犁耙去自家的田地给沉睡一冬的垄松松筋骨,母亲跟在后面将希望的种子撒在犁开的垄台上,用脚步丈量着每一条垄的长度。而小小年纪的我则会迈着小短腿跟在母亲身后,瞪大眼睛去找那些躲藏在土里的不法分子——地蝉,然后将它们抓住一网打尽,避免这些坏蛋霍霍庄稼。

这些世世代代生活在村庄里的人们,他们将生活智慧发挥到了极致,让善于利用空间的优秀传统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我家的房前屋后,父亲利用自己的巧手开垦出了几十条长短不一的垄,然后交给勤劳的母亲全权打理。在我的儿时记忆中,对于房前的垄,母亲会特意留出来全部种植土豆,这是我们过冬的必备储存蔬菜。屋后的垄,母亲会根据每年的雨水、光照等情况在苞米、花生、黄豆三类里面进行选择,我会为种每一种作物而欢喜雀跃,因为每一种都是我的最爱,它们承载着我童年记忆中一段段美好快乐的时光。

在北方的乡村,村里村外都可以看到垄的身影,或整齐划一,或纵横交错,它们构成了村庄的脉络,低调且静谧,静静地流淌于岁月平缓的长河中,为村庄输送着新鲜的血液,让村庄历经沧海桑田依旧蓬勃茁壮地成长着。(强强)

责任编辑:王丽丽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