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面的山坳处,太阳冉冉地探出来半个脑袋,乡村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山下的田野里,一对大犍牛迈着沉稳的步子在耕地,父亲扶着犁把,犁铧尖划破山地,黝黑的泥土里散发着大地的清香,波浪般扩散开来。没有上过学的父亲也在读书,他在阅读大地,土地耕过一回又一回,书翻过一页又一页。父亲说过:不怕慢,就怕站。
磨坊里,母亲把一斗麦子倒上了磨台,古老的石磨子慢悠悠地旋转着,雷声隆隆,雪花飘飘,麦子磨了一遍又一遍,石磨子转了一圈又一圈,雪白的麦面堆得像个小山。母亲说过:慢工出细活。
老奶奶要做早饭了,她不慌不忙地点燃灶膛里的火,火苗轻轻地舔着锅底,锅里面发出了“吱吱滋滋”的歌声,一股炊烟从烟道里推推搡搡地挤出了烟囱,袅袅升起,美好的一天,是从袅袅升起的炊烟开始的。老奶奶说过:咸肉骨头慢慢啃。
老爷爷慢慢地起床,逐步地穿衣服,悠悠地拿起了旱烟锅,一股烟雾徐徐地升起来,缓缓地生火熬罐罐茶,火苗腾腾地燃烧,茶壶的茶水渐渐地开了,他慢吞吞地把茶倒入茶杯,端起茶杯慢悠悠地喝茶。老爷爷说过:冷水泡茶慢慢来。
天上的云,信马由缰地飘着,太阳好像用钉子固定在了天空,漫长的一天,太阳终于晃晃悠悠地落下了西山,把西边的天际烧得通红。小羊羔迎接着母羊的归来,大公鸡踱着方步,率领众母鸡打道回府了。
山村的夜晚是安详的、静谧的、温馨的,山村的远处、近处偶尔会传来几声狗吠,狗叫的声音过后,整个山村也就渐渐地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春天总是姗姗来迟,故乡的山村在北方,春天迟到了,所有的季节也是跟着晚点了;夏天慢条斯理地来了,她犹如一个慢热型的姑娘,开始还羞羞答答,后来却是那么地热情奔放;秋天不慌不忙地来了,“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个收获的季节是如此的漫长,人们慢慢地收获丰收的果实,慢慢地品味成功的喜悦;冬天不疾不徐地来了,雪花飘飘洒洒地下着,银装素裹的山梁、田野一派肃穆,涓涓细流的小溪一片静哑。
岁月静好,不急不躁。山里人说话,总是慢条斯理的。山里人说快了,还需要你耐着性子等待好长的时间;山里人说不远,还需要你走很长的路程;山里人送你东西说不多,其实已经很多了,你是越背越重,脚步也是越来越慢。
父亲的犁铧耕过了一畦又一畦,母亲的石磨子旋转了一圈又一圈,奶奶的炊烟升起了一次又一次,爷爷的罐罐茶熬过了一遍又一遍……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村悠闲慢生活,一天,一年,一辈子……(张德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