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一群人,一条心,一条路!——探访木寨岭特长隧道
2023-09-18 15:27:41 来源: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杨万明 编辑:王丽丽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杨万明

2023年7月6日,对于甘肃长达路业有限责任公司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天。这一天,由甘肃公航旅集团投资建设的渭武高速公路定西段木寨岭特长隧道终于全线贯通。鏖战八年,筑路人攻坚克难,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木寨岭特长隧道是G75兰州至海口高速公路的组成部分,位于定西市漳县、岷县两县交界,全长15.2公里,是目前甘肃省最长公路隧道。通车后,原本需要1小时的车程将缩短至12分钟。然而,因为地质结构复杂、工程施工难度大,这条便捷通道,工期一拖再拖,一度停滞不前,一线人员开始彷徨,这一控制性工程,成了让人头痛的“扼颈”之环,兰海高速全线贯通遇到“拦路虎”……

木寨岭特长隧道进口。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杨万明 摄

木寨岭特长隧道主要负责人之一、原渭武高速定西项目办副主任王智佼说:“隧道工程不怕硬就怕软,可偏偏木寨岭又是个极软岩的情况,传统的‘强制硬顶’施工工艺在这里毫无用武之地,甚至出现了‘走一步退三步’的尴尬局面。”    

木寨岭特长隧道,地处高原高寒、强地震带,共需穿越6处褶皱和12条大断层破碎带以及软弱炭质板岩地层等复杂地质环境,岩石受力情况非常复杂,极易发生大变形。隧道施工过程中,即使小心翼翼掘进和支护紧跟,支护结构仍难以支撑周围岩石的形变,初期支护频频出现开裂、掉块甚至是喷射混凝土的情况,变形折断的支撑钢架需要一次又一次拆换,换拱率一度高达30%以上,严重影响工程进度。

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甘肃省公路航空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甘肃长达路业有限责任公司坚定信念、积极寻找破局之策,在各方支持下于2018年9月成立我省首个交通行业院士专家工作站,把脉问诊极软岩、大变形环境下隧道施工工艺。自此,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钧、何满潮,中国工程院院士郑颖人等国内隧道界顶尖级专家先后亲临木寨岭隧道施工现场。

在专家团队的建议下,木寨岭特长隧道打破传统支护方案,首次在隧道建设应用NPR恒阻锚索主动支护体系,提升了围岩的整体稳定性,有效抑制了软岩变形,基本避免了拆换拱,提高了施工功效。木寨岭特长隧道施工因有了“科技创新”生力军的助力,跑出了项目施工“加速度”。施工不仅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更完成了多项首次,填补了多项技术空白。全长15.2公里的隧道施工,先后首次引进轻型单体液压支柱体系、首次开展不同钻具类型的匹配和不同设计参数的钻具钻进试验、首次使用树脂锚固剂,实现锚索在围岩内的快速锚固。首次采用了无粘结钢绞线,有效改变了锚索受力状态,提升了结构耐久性……这些新技术、新设备,不仅在木寨岭特长隧道施工中大放异彩,更是广泛应用在国内高原铁路、滇中引水、云南昌保山高速公路昌宁隧道等全国十多个隧道项目中。

木寨岭特长隧道全线贯通,不仅因为有多项先进施工工艺的介入,更因为有一群无私奉献的筑路人。长达八年的时间,一线工作人员抛家舍业扎根在木寨岭,为了共同的目标,默默地坚守在这里。

锚索张拉施工。受访单位供图

木寨岭特长隧道一线管理人员莫镇宁主要负责工程质量监管工作。40多岁的人却是一个“老交通人”。2005年-2015年在平定高速公路工作,自2015年12月起转战至木寨岭特长隧道一线工作。多年的执业经历,让他养成了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记者交流中,莫镇宁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差不多就是差得多!”

莫镇宁说,从材料进场到质量安全再到生产进度,事无巨细都得全程跟进、亲力亲为,容不得一丝懈怠。“项目标段承包商偶尔进场材料比设计要求低一点,这种情况坚决不能允许。我觉得这种行为,其实就是在试探我们对工程质量把控的底线,但凡开了这个口子,不达标材料就会像洪水猛兽般涌入施工现场,后果将会不堪设想!”莫镇宁说;“和施工方人员朝夕相处的日子久了,其实也和朋友一样了。面对不合规的地方,告诫、处罚起来,真要硬下心肠,才能把工程保质保量地干下去。”他说,在某次的日常巡查中,发现某标段的一处仰拱强度厚度均不达标,指出问题后,对方坚称合乎工艺标准,交涉无果后,经中心实验室等机构判定确为不合格。最后他还是顶着人情世故的压力,责令该处工地返工,并黑着脸把造成失误的工作人员按合同清退出项目。

一线工作人员莫镇宁接受采访。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杨万明 摄

对于木寨岭特长隧道,莫镇宁印象最深的并不是那些看似“无解”的施工工艺难题,也不是一线劳作的辛苦,而是那一摞往返于工地到家的火车票。那一摞火车票,是一个中年男人对家庭的牵挂,更是对家人的亏欠……

  莫镇宁说,“交通人”常年在外,家里的一切事情都顾不上,赡养老人、照顾孩子,这样的事情,只能辛苦妻子多担待些。“每次回家,都会习惯性地检修一下家里的家用电器和水龙头之类的,生怕不在家的日子里,这些小事会给妻子和女儿的生活带来不便。”说起女儿,莫镇宁愧疚中难掩骄傲的神情。他告诉记者:“女儿今年中考,但这一段时间又恰逢‘木寨岭特长隧道’全线贯通的关键时刻,没办法回家,只能以打电话的方式给女儿加油鼓劲,特别是在志愿填报的关键时刻,也只能通过电话的方式和妻子、女儿商量,并提出建议。”“孩子争气,今年考上了师大附中!但我总觉得有些遗憾,女儿成长的关键节点上,缺失了父亲的陪伴……”

渭武高速定西项目办工作人员高泽玺也是“木寨岭特长隧道”的建设者之一。这八年里,他结了婚,当了爹,看似一样不落地完成了这几件人生大事,但其中的不易,只有他心里最清楚。高泽玺说,从结婚照的拍摄到婚宴酒店的选择,都是妻子一个人忙前忙后的,他仿佛就像“工具人”一般,只是在关键的那几个节点出现在妻子的身旁。

“当初信誓旦旦地承诺,最多5年就能回到妻子身边,可没想到一头扎进木寨岭就是8年,搞的妻子说我是‘骗子’。”高泽玺讪讪地说。“虽然成家了,但对家庭的贡献真是太小了,妻子像男人一样,独自扛起了家庭的担子,让我能够安心地待在木寨岭。”

像高泽玺这种情况的人,项目办还有八九个,都是初为人夫、初为人父的年轻人,为了“木寨岭特长隧道”的早日贯通,不得已开启了两地分居的双城生活,日子久了,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矛盾。

木寨岭特长隧道内正在贴铺墙砖的工人。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杨万明 摄

长达路业有限责任公司领导层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项目办定期邀请工作人员家属来施工现场走一走、看一看,让家属们切身感受爱人在从事一项何种工作。恶劣的工作环境,艰苦的生活条件,让年轻的家属们动容,更多了一份理解。往日的小脾气也逐渐成了一句句牵挂的问候和一声声不舍的嘱托。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群在工作上攻坚克难、精益求精,在生活上舍小家顾大家的“交通人”,“木寨岭特长隧道”才得以贯通。如今,隧道内各项工程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预计将于年底实现通车。届时,贯通我国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兰海高速公路也将实现全线通车。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