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曹钰云 文/图
在华亭市河西镇,仿真花就业工厂已然成为乡村振兴浪潮中一道亮眼的风景线。走进工厂车间,繁忙有序的生产场景扑面而来,工人们全神贯注地操作着机器,只见简单的模型在定型机的 压缩下,瞬间蜕变,成为一片片精致的花瓣;这些零散部件在组装工人的巧手下,被一一拼合,最终化作栩栩如生的手工仿真花,每一朵都凝聚着劳动者的匠心。
仿真花车间负责人岳彩霞介绍,该车间始建于2018年,最初规模较小,只有十几名工人。随着市场需求持续扩大,如今已拥有40余名稳定员工,并辐射带动全市多名妇女、残障人士等群体实现灵活就业与稳定增收。目前,该工厂还在多个乡镇设立了6处加工派送点,占地面积扩展至1000平方米。
河西镇杨庄村曹圆圆,正在生产线前专注地为花枝安装叶脉。她凭借这门手艺,实现了家门口稳定就业与增收。“仿真花就业车间解决了家门口就业问题,也让我们找到了自身的价值,我相信我们的车间会越来越红火,为河西镇乡村振兴增砖添瓦。”
从过去村民纷纷“外出打工”到依托本土资源,构建起具有现代产业要素的“本土造血”,仿真花车间成功打造了一个可持续的就业生态。
仿真花成品展示。
在河西这座风景秀美小镇上,机械臂与传统手工艺相得益彰,国际订单与乡土情怀和谐相融。一朵朵“永不凋零的花”,正悄然绽放,描绘着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