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张小兵 文/图
红色小讲解员声情并茂,农家书屋内座无虚席,公益课堂上传出阵阵笑语……今年暑假,华亭市少年儿童的生活因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而变得绚丽多彩。
红色传承,少年担当展风采
“华亭星火,少年接力!”在华亭市人民广场,一名身穿红色马甲的小讲解员正以稚嫩却坚定的声音,讲述着革命年代的峥嵘岁月。周围市民驻足聆听,不时报以热烈掌声。今年暑假期间,华亭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精心打造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青少年暑期活动,从红色教育到文化熏陶,从安全知识普及到公益托管服务,这些活动成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构建起全方位的暑期育人网络。
华亭市工委纪念馆举办的“华亭星火·少年接力”小小讲解员培训班,吸引了42名中小学生踊跃参与。经过15天系统培训,孩子们走上广场、走进社区,成为红色文化的传播使者。培训课程融合理论研习、实战演练与综合素养提升。孩子们不仅学习革命历史,还掌握表达技巧,在潜移默化中厚植爱国主义教育情怀。
“从华亭工委的艰苦创业到解放斗争的壮烈篇章,孩子们用纯真的声音传递着厚重的家国情怀。”纪念馆负责人介绍,让青少年讲述历史,能让红色基因更深入地融入他们的心灵。
书香弥漫,农家书屋现活力
这个夏天,砚峡乡的农家书屋成了最热闹的地方。每天开门前,总有孩子早早等候。“座位得靠‘抢’!”砚峡社区的书屋管理员笑着说,“孩子们都喜欢来这里看书学习,这里比家里凉爽安静。”
西华镇新民村利用“暑期实践小课堂”,由驻村工作队辅导作业、组织活动。这一举措既解决了家长看护难题,又让孩子们在书香中收获成长。农家书屋不再是简单的图书借阅场所,而是蜕变为乡村文化的活力中心,见证着乡村孩子对知识的渴望,以及乡村文化氛围的悄然改变。
公益课程,多元发展促成长
华亭市文明实践办携手文化馆开设的少儿公益培训班,提供舞蹈、书法、武术等6类课程,吸引了200余名学员参与。这些课程全免费,为每个孩子提供发展兴趣爱好的机会。
团市委组织的“红领巾托管班”聚焦心理健康、用电安全等主题。42名大学生志愿者通过互动教学、红色观影等方式,为孩子们筑牢安全防线。公益课程不仅传授知识技能,更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在书法课上,孩子们一笔一画地认真临摹;在舞蹈教室,小朋友们随着音乐翩翩起舞。
爱心托管,大学生返乡添智慧
河西镇“青年之家”的“爱心托管”服务成为今夏华亭文明实践的一大亮点。14名返乡大学生发挥专业特长,设计了系列创意课程。作业辅导班化身“难题攻克联盟”,志愿者耐心解答每一个问题;羽毛球班上,孩子们挥拍有力,挥洒青春活力;健康科普课则通过趣味实验,揭秘身体奥秘。四期活动惠及百余名学生,让乡村孩子的暑假既安全又精彩。一名大学生志愿者表示:“能用所学知识回报家乡,看到孩子们的笑脸,我觉得这个暑假特别有意义。”
华亭市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注重“可感知、可参与、可带走”的体验方式。通过环保、互动与服务的三维融合,真正把文明实践“打包”送到村头巷尾,让文明新风深入人心。
从红色教育基地到农家书屋,从安全课堂到托管服务,华亭市已构建起暑期育人的立体网络。让青少年在实践中收获知识、感悟成长。未来,华亭市将持续优化活动品牌,为培育时代新人注入文明实践的温暖力量。如今,漫步华亭乡村巷陌,文明实践的种子已然生根发芽。曾经,红白事是面子和钱包的“双重压力”,礼仪、宴席、礼金,像无形的绳索束缚着乡亲们的生活。现在,喜宴规模小,丧仪流程简,孝老爱亲的故事成为了大家日常谈论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