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杨燕 李玉红 卢璐 文/图
2025年,民勤县南湖镇立足于当地特色资源,因地制宜发展优质饲草种植产业,打造了高效节水苜蓿示范点,推动草牧产业融合发展,把“小”苜蓿做成了致富“大”产业。
高效节水苜蓿示范点
在南湖镇夹岗井村高效节水苜蓿示范点,集中连片的优质高产苜蓿一片翠绿,长势喜人。今年,夹岗井村引进种植大户,集中打造7000亩高效节水苜蓿示范点。
紫花苜蓿素有“牧草之王”的美誉,蛋白质含量高、营养好,每年可以采收三到四茬,经过收割、晾晒、捡拾、切割等环节,绿油油的苜蓿被青贮裹包,变成营养丰富的青贮饲料。种植紫花苜蓿可促进养殖业的发展,防止土壤沙化和水土流失,改善农业结构,实现生态良性循环,对改善生态环境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苜蓿长势喜人
“夹岗井村按照‘党支部+企业+基地’模式,引进种植大户,集中打造高效节水苜蓿示范点,在所有耕地铺设滴灌设施的基础上,引入平移+旋转式喷灌机,苜蓿亩均用水约345立方米,相比滴灌玉米亩均节水125立方米,亩均节肥约20%。目前苜蓿已收2茬,预计每亩收益2800元。”南湖镇夹岗井村党支部书记李斌光说。
近年来,南湖镇依托养殖产业发展基础,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紫花苜蓿产业,通过群众参与、规模种植、草畜一体发展,推进紫花苜蓿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在带动群众致富、促进乡村振兴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