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甘州区:农区探索有机致富路
2025-08-05 11:03:35 来源:甘肃农民网-《甘肃农民报》

新甘肃·甘肃农民通讯员 张梦婕

夏日的农村是忙碌的季节,各种农作物茁壮成长,远望处无人机掠过碧绿的农田,智能灌溉系统正精准滋润着每一株秧苗。时光仿佛在这里放缓了脚步,但深入田间地头便会发现,这片沃野正经历着深刻变革——白墙黛瓦的生态农庄取代了零散的砖瓦房,农作物告别了化学农药的浸染,在标准化有机种植基地里茁壮成长,慕名而来的研学团队在田间课堂记录着生态循环的奥秘……这些充满生机的改变,正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甘州区党寨镇在推进现代寒旱特色农业发展的过程中探索前行,深化拓展现代农业发展物理、技术、加工转化、资源价值衍生、市场化品牌化、深化改革“六个空间”,着力破解农村土地碎片化、生产方式粗放、生态价值转化难等发展瓶颈,通过育人才、强产业、优治理,推动传统农业向有机生态转型,谱写着党建引领绿色发展的“田园新曲”。

“有机农业需要既懂生态技术又善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这是我们最初遇到的最大挑战。”马站村党总支书记马兆存回忆。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空心化问题凸显,掌握现代农技的年轻党员尤为稀缺。

面对人才困境,党寨镇创新构建“学有场地、看有实体、教有师资、听有课程、练有设施、训有成效”的全链条培训体系,让返乡青年成为绿色发展的生力军。

如今,党寨镇已培育有机农业技术骨干12人,80%的村党支部书记具备生态农业管理经验。

在党寨镇盈科干渠沿线,不仅有绿色低碳蔬菜产业园,还有新建的占地11520平方米智能化种苗繁育中心,在智能化种苗繁育中心大屏显示着党寨镇有机蔬菜全产业链的实时动态,通过实时动态监测全镇范围内有机肥生产、有机育苗、有机种植以及冷链物流各个环节,扫码即可追溯每颗蔬菜的成长历程。

“我们成立有机蔬菜产业链党委,建立“五有一可”的生产标准、共享技术资源。”甘州区党寨镇党委书记贾志勇介绍道。产业链党委推动建设万亩有机蔬菜基地,引进精深加工企业。投资建设的冷链物流中心在销售季每天向长三角输送5万颗净菜。2025年上半年马站村集体收入突破100万元。

在马站村的育苗中心,墙上挂着《有机种子规范》《有机基质规范》《有机育苗规范》,记录着村民共同制定的生态规范,村民们正讨论着不同蔬菜品种生物防治的方案。这样的场景在党寨镇28个有机主体生产运营过程中每天都在发生。

通过培育马站村这个“中国生态有机村”标杆,突出生态农业+品牌溢价,既拓宽销售渠道、稳定市场价格,又让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同步增长。2025年,党寨镇申请到了500万元GEP 生态价值贷,这是2024年获得100万元GEP生态价值贷后,又以“GEP质押+信用担保”的模式申请成功的一笔贷款,助力产业稳定发展的环境下,实现效益倍增,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如今的甘州区党寨镇,大棚里随处可见的生物防治黄蓝板,彰显着生态种植的理念,从源头上把控有机品质,守护着“生产”环节的绿色底色。成立的2个片区党委和1个产业链党委,通过整合资源、凝聚合力,共同铺就一条生产增效、生活提质、生态向好的“三生共赢”有机致富路。

责任编辑:王丽丽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