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敦煌的雨
2025-03-18 10:41:26 来源:甘肃农民网-《甘肃农民报》

窦艳丽

敦煌的雨,何其稀罕,何其少见!面积3.12万平方公里的沙漠绿洲,却只有39.9毫米的年降雨量,雨,是多么珍稀的东西!

童年时,对敦煌的雨有几次刻骨铭心的记忆。

一次是上小学时的某一天,快要放学了,天空中突然电闪雷鸣,下起了瓢泼大雨,大街上的人很少,有的被雨堵在了别人家的屋檐下,很少的一部分在雨中前突后冲,奔向家的方向,我属于后者,因为我没有地方可以去躲雨。在滂沱大雨中,我一步一滑地艰难前进,任凭雨水浇透了我的衣服。不知怎样勉强地走到了东大桥的大树下,破天荒地,父亲竟然打着一把黑色的伞在树下等我,也许是怕那泥泞的道路阻拦了我回家的脚步,在大雨密织的雨帘中,父亲的身影显得那样高大,那样亲切,我的在雨中凌乱的心,刹那间找到了归宿……

一次,也是下了极大的雨,但那次是在家里,就很心安了。雨水顺着房檐上的水槽往下流,形成一条条浑浊的水柱,水柱溅在地上,发出响亮的、刺耳的声音。只一会工夫,地面上的砖缝就被冲出一条条缝隙,冲走了填塞的细沙,露出粉红色的砖块的本色。母亲连忙招呼我们找出家中所有的器皿,大大小小的脸盆、脚盆放在水柱下接水,盆儿不够用的时候,再找一些水桶。于是,伴随着水柱的粗细、器皿的材质的不同,发出了不同的声音,细的“滋——”粗的“嘶——”更粗的水柱噼里啪啦砸在铁皮水桶上,发出响亮的、刺耳的“咣——咣——”声。雨量太大,水桶、面盆,竟然几分钟不到就满了,这时家人又会轮流出动,大人拎大桶,小孩端小盆,将这浑浊的雨水提出院门,倒在门前树沟里去。

小孩子喜欢雨,尤其稀罕这样的大雨,有的从家里拿出一把雨伞,举着在雨中跑来跑去,从街面上雨水汇成的溪流中跳来跳去,有时候也会故意光着脚丫踩来踩去,一脚踩下去,溅起一大片水花,心里也瞬间乐开了花。有的戴一顶大草帽,身子却露在外面,好像最要紧的只需要将脑袋遮住。有的干脆找一块尿素袋子,将一个角折进去,做成三角形状,然后顶在头上,披在身上,这个简易的雨衣,几乎是乡下孩子下雨时的“标配”,看上去既好玩又滑稽,因为是不怎样能遮雨的。

但无论我们怎样诚心祈祷,雨终究还是慢慢停了,天空渐渐开始泛蓝,原来黑压压的乌云也渐渐地消散。太阳开始在云朵后面若隐若现,时不时露出少半边脸,放射出光辉。

走到后院,才发现原来雨不仅冲洗、浇灌了前院的花朵、树木,原来也淋湿了后院的鸡圈。那只一向雄赳赳气昂昂的大公鸡,似乎失去了往日的威风,一边抖落着翅膀上残留的雨珠,一边踱着步,用恼怒的眼睛看着圈外的人们。

雨后蜻蜓不再低飞,蝴蝶也躲着不见,热闹的园子要多安静有多安静。苜蓿的紫色、黄色花朵,沉甸甸地垂坠着,苦豆豆的红色花朵,被雨水冲洗后显得格外鲜亮。树叶上藏着的雨珠,还劈里啪啦往下掉着。如果此刻去踹一脚大树的树干,隐藏着的成千上万颗雨珠会淋你个半湿。

雨渐渐停了,孩子的乐趣也渐渐少了,我们又开始盼望下一场雨,一场属于敦煌的,独一无二的雨。

责任编辑:王丽丽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